• 加沙GDP恢复要长达350年

  •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10月21日在官网发布报告指出,自去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发生以来,以色列在加沙地区发动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带来一场经济崩溃、大量平民死亡、基础设施被毁的空前灾难。即便双方立即达成停火协议,加沙仍需350年才能将国内生产总值(GDP)恢复到冲突发生前的水平。
    经济彻底崩溃
        加沙地带是位于以色列西岸、西奈半岛东北部的狭长地带,面积约365平方公里,居住着约230万巴勒斯坦人。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加沙地带一直处于以色列的严厉封锁之下,货物和人员进出受到很大限制。在2007年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接管加沙地带后,以色列进一步扩大限制举措,长期控制加沙空域和附近水域。加沙三分之二的人口生活在贫困中。
       “自去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发动的密集军事行动给当地230万居民带来空前灾难。”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在21日发布的“以色列在加沙军事行动的经济影响”报告称。
        报告称,一方面,军事行动造成数万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加沙约90%的人口流离失所。截至今年7月底,加沙88%的校舍遭不同程度破坏,58%的医院和43%的初级卫生设施停止运营,超过62%的住宅建筑遭到破坏或摧毁,超过59%的供水、卫生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
        另一方面,加沙经济已从“倒退”滑入“彻底崩溃”。除提供最低限度的人道主义医疗和粮食服务外,当地所有生产部门的经济活动均陷入停顿。
        与2022年同期相比,加沙地带2023年第四季度GDP收缩81.3%,创下近代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人均GDP收缩82.3%。今年第一季度,加沙地带失业率达到81.7%。预计今年全年GDP会较2023年再收缩75.4%。
        据世界银行估计,截至今年1月底,加沙地带遭受的损失达185亿美元,几乎相当于2022年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经济总产出。
    是计算不是预测
        报告预计,如果能达成停火、实现货物和人员的自由流动,且人口年增长率能达到2%,到2050年,加沙人均GDP将恢复到2022年水平。但人均GDP的恢复并不意味着民生福祉的恢复。考虑到重置受损资产和基础设施的成本等因素,在外国援助大量注入、推动两位数增长率的最乐观情况下,加沙仍需要几十年才能恢复到本轮冲突发生前的福祉水平。
        “待停火达成后,如果加沙地带能恢复到2007年至2022年平均0.4%的经济增长趋势,它仍需要350年才能将GDP恢复到2022年的水平。”报告称。
        长达350年的恢复期引发外界关注。报告作者阿拉泽表示,他根据加沙战事最初7个月的经济破坏情况,以及2007年至2022年当地GDP的平均增长率计算出上述结果。350年更多是一种计算,而不是预测。加沙地带的恢复情况取决于多方面条件,并不是说加沙真的要350年才能恢复。
    重建障碍重重
        报告还认为,加沙地带经济恢复的可能性和速度取决于加沙战事的强度、持续时间、重建范围和速度。
        舆论普遍认为,加沙恢复重建面临诸多障碍。
        一来,战事仍在继续。10月,以色列在加沙北部再次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旨在打击“在那里重新集结的哈马斯”。
        二来,以色列仍在封锁和控制加沙。自今年5月以来,以色列已控制加沙的所有边境口岸。联合国各机构和人道主义组织表示,由于以色列的封锁、持续不断的战斗以及加沙内部失序,紧急救援物资很难运抵加沙。以色列则坚称,封锁是为了防止哈马斯进口武器。
        只要加沙战火不熄或仍被以色列占领,国际援助者在加沙重建方面就顾虑难消。沙特、阿联酋等海湾国家相关人士表示,只有在找到“两国方案”实现路径的情况下,才能真正推动加沙重建工作。
        “现在每个人都在呼吁停火,但人们忘记了,即使实现停火,巴勒斯坦人一觉醒来,仍将无家可归。”上述报告的作者阿拉泽指出,没有学校、没有医院、没有道路…… (摘编自《解放日报》   文/安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