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17日晚,以色列外交部向外界证实,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的最高领导人辛瓦尔已经被击毙。辛瓦尔的死亡对哈马斯来说是重大损失,但哈马斯已经强硬回应称,在以色列停止攻击并撤离加沙和释放巴勒斯坦囚犯以前,绝不会释放人质。
以色列停战压力陡增
以色列国防军击毙辛瓦尔后,国际社会反应不一。美国总统拜登在向内塔尼亚胡表示祝贺的同时,更多强调以色列要以此为契机尽快结束战争、解救人质,从而稳定地区局势,联合国和一些欧洲领导人也呼吁停火。不过,内塔尼亚胡的回复非常明确,除非哈马斯被解散,人质获释,否则战争不会结束。
但以色列宣布辛瓦尔死讯的第二天,辛瓦尔的副手哈利勒·哈亚就作出强硬表态,称除非以色列军队撤出加沙并结束战争,否则人质将不会被释放。
辛瓦尔遇袭身亡,并没有让以色列和哈马斯重新开启人质谈判。而就在击杀辛瓦尔的前几天,以色列正式通知美国将在加沙实施“将军计划”。该计划核心内容是通过切断对加沙地区特别是北加沙的人道主义援助,迫使哈马斯武装分子投降或撤离加沙北部,还包括在清空这一地区后建立一个新的政府机构,以确保该地区不再由哈马斯控制。
该计划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批评。有国际人权组织指出,这可能导致大规模饥荒,违反国际法。美国最近也致函以色列,表示他们必须在30日内加强对加沙的人道主义援助,不然会削减对以色列的军事援助。
此外,辛瓦尔被击毙,让黎巴嫩真主党与以色列之间的紧张局势再度升温。作为哈马斯最为亲密的军事同盟,辛瓦尔身亡后,真主党可能会加大对以色列北部的火箭弹袭击力度,进一步牵制以色列军队,甚至可能在边境发起更具进攻性的军事行动,从而迫使以军将更多兵力布置到黎巴嫩边境地区,部分缓解哈马斯四面受困的压力。
虽然连续遭遇一个多月的打击,特别是传呼机连环爆炸和组织领导人纳斯鲁拉遇袭身亡,都让真主党元气大伤,但辛瓦尔之死仍然被真主党视为以色列的越界行为,必须采取回应措施。
在缺少弹药补给的困难的情况下,真主党仍然在以色列公布辛瓦尔死讯的第二天宣布对以色列的战争进入一个新阶段,并声称武装部队已经在过去几天引入了新型的精确制导导弹和无人机。该声明中称,新型无人机已经在10月15日成功避开了以色列的多层防空系统,在北部境内某军事训练营食堂爆炸,造成4名以军士兵死亡,数十人受伤。
19日,真主党再次对以色列发动无人机攻击,直接将目标对准了内塔尼亚胡在以色列中部沿海凯撒利亚地区的住所。事发时,内塔尼亚胡夫妇并不在家中,未造成伤亡。但愤怒的内塔尼亚胡已经表示,一定要让真主党为暗杀企图付出沉重代价。
《以色列时报》报道称,在遭遇袭击的时候,当地警报系统出现了数次故障,无人机爆炸前后当地居民都没有收到任何警告。这意味着真主党所使用的无人机可能进行了较大程度的技术升级,具有更强的隐蔽性和更强的爆炸力。这无疑给以色列敲响了一个警钟,真主党即便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一把手”,仍然是一个可怕的对手。
美以分歧加剧
从9月中旬开始,以色列对真主党控制区域进行大规模打击,并逐步扩展到黎巴嫩全境。
根据黎巴嫩卫生部的统计,该国已有超过1000人在以色列的空袭中丧生,其中包括100多名妇女和儿童。冲突还导致超过10万名黎巴嫩平民被迫离开家园,而以色列北部也有约6万名居民因真主党的袭击而撤离,双方平民的生活都受到严重影响。拥有精良装备的以色列国防军,也已经在短短的一个月内,伤亡过百。
目前,两边似乎都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不断恶化的黎巴嫩战场局势正在滑向加沙冲突“2.0版”。
虽然真主党是美国长期认定的“恐怖组织”,但是以色列和美国在如何处理与真主党的冲突问题上存在明显的分歧。美国在中东的政策需要平衡以色列的安全与该地区更广泛的战略利益,尤其是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美国担心以色列对真主党采取类似哈马斯的持续军事打击政策会导致中东局势失控,进一步影响其在该地区的利益。
但在以色列看来,目前面临的安全威胁更为直接和紧迫。真主党、哈马斯乃至伊朗的威胁使得以色列更倾向于采取先发制人的军事行动。尤其是在当前局势下,以色列认为,为确保北部边境的安全,对真主党的强硬打击是必需的。
这种分歧的背后是两国战略利益的不同。美国希望保持地区稳定,避免大规模战争的爆发,尤其是2024年美国大选已经进入冲刺时段,拜登政府并不希望看到中东战局进一步失控,对国内政治局势造成新一波冲击。以色列则认为,在自身的生存安全上没有妥协和退让的空间,必须继续加强在黎巴嫩的军事行动。这种战略上的分歧,预计将至少延续到美国大选结果出炉之后。在此期间,两国的政策冲突可能会不断加剧。
即便以色列在美国的压力下对真主党采取“有限的军事行动”,仍然可能面临真主党坚固防御体系的顽强抵抗。真主党仍然拥有大量精确制导武器,有能力对以色列的城市和战略设施造成严重损害,近期的无人机攻击就给以色列提了个醒。此外,以色列在真主党控制的领土上展开行动,必然需要应对持久的游击战、隧道战和激烈的地面冲突,这会导致作战难以迅速结束。
一旦黎巴嫩成为第二个加沙,过去一个多月里,内塔尼亚胡政府通过颇有成效的“斩首行动”累积的政治红利,可能会很快被消耗殆尽,以色列也将面临更为严重的内外交困局面。(摘编自《中国新闻周刊》 文/朱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