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进 胡馨月
青山相拥,绿树掩映。贵州省织金县马场镇马家屯村,距离县城30余公里,曾是典型的贫困村。2017年,织金县人武部与马家屯村结对帮扶。
在走访调研过程中,县人武部领导了解到马家屯村基础设施薄弱,严重影响该村的发展。县人武部积极协调各部门,先后投入多笔帮扶资金用于马家屯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办公阵地、教学设施、文化设施、便民服务等建设。7年来,在县人武部的倾情帮扶下,随着一笔笔资金的投入、一项项惠民之举的实施,助力乡村振兴的成果看得见、摸得着、可持续,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如今,漫步在马家屯村的乡村小道,一栋栋漂亮的民房整齐地排列在道路两旁,花果繁茂,凉风习习,绘就出一幅美丽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走进鸡场坝小学,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校园,崭新的塑胶篮球运动场、红色文化长廊……回忆起几年前的学校场景——破旧老式的木桌椅、反应迟缓的老电脑、体育器材缺乏、课外活动内容单一、学生上课兴趣欠佳,老师们常常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倍感无奈。“你看现在,学校变化太大了,操场地面硬化、墙面粉刷、崭新的课桌椅、多种体育器材,目之所及皆是改变。”鸡场坝小学校长感叹道。
学校的改变始于2021年。在这一年,马场镇鸡场坝小学成为织金县人武部的对口帮扶学校。经过多次实地走访调查,县人武部详细了解了学校的实际需求,按照“教学所需、部队所能”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投入资金,为学校分批采购了电脑、课桌椅、学习用品,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校园内随处可见的国防教育元素。县人武部将国防教育元素注入学校建设,在校园出资修建了英模画像文化长廊,打造了国防教育展示牌,每到开学季或是“八一”建军节等节点都会组织开展国防教育进校园等活动,不断浓厚国防教育氛围。
教室在变、校园在变,不变的是县人武部对学校帮扶的初心。
村里的基础设施完善了,环境也变好了,但是老百姓的腰包还没有鼓起来。县人武部党委一班人通过走访调研、与村支两委班子共同商讨,更新完善“一村一策”措施,研究确定“产业富村、民生惠村、人才兴村”工作思路,整合军地组织优势、政策优惠,因地制宜发展草莓、樱桃种植,小龙虾养殖等产业,以产业振兴带动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扶上马,还要送一程。”为进一步推进马家屯村的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增收,草莓种植基地的规模小、大棚的取水困难等问题亟待解决。县人武部在了解情况后,积极投入资金对草莓大棚进行扩建,由原来的17个大棚扩建到35个,不断拓展产业规模。援建安装智能管护灌溉系统,切实解决大棚用水难的现实问题,打通产业发展的阻点;同时,将生态旅游与农业、文化深度融合,发展特色农家乐,带动马家屯村的乡村旅游经济。
如今的草莓基地,每当到了采摘季节,都会有络绎不绝的游客前来采摘草莓、旅游观光,草莓品质好、口感好,得到了游客们的一致好评。
织金县人武部帮扶接力棒一任接着一任,焕然一新的马家屯村向着现代化乡村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