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能否结束俄乌冲突?

  •     就在外界紧盯特朗普胜选后是否与俄进行互动时,法新社称,莫斯科与基辅互相发动了“创纪录”的无人机袭击。泽连斯基11月10日表示,俄罗斯当天凌晨向乌克兰发射了145架无人机。这一数量比冲突期间俄方在任何一个夜晚发射的无人机都多。俄国防部发布的消息则显示,俄军10日在莫斯科州累计击落34架乌克兰无人机。法新社称,这是俄乌冲突期间以俄罗斯首都为目标的最大规模的一次袭击企图。特朗普此前多次宣称,自己可以迅速通过谈判结束俄乌冲突,而随着特朗普再次当选,俄乌冲突是否会出现某种战略性的变局?
    俄乌冲突将有转机?
        俄罗斯《消息报》11日援引俄军事专家丹德金的话称,乌克兰攻击莫斯科州的决定“纯粹是政治性的”。俄《观点报》说,根据军事专家科久林的分析,乌军攻击莫斯科州有3个目的:让俄罗斯暴露防空系统的弱点;测试无人机领域的新技术;试图证明自己仍有能力,因此西方需要继续甚至加强对乌援助。
        “乌克兰的战争努力面临不确定的未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1日称,今年9月1日以来,乌克兰首都基辅除了10月14日以外每晚都遭到俄罗斯无人机攻击。11月的第一个星期,基辅防空警报响了43个小时。这是俄罗斯有能力全力发动袭击的一个侧面。最近几周,哈尔科夫、扎波罗热、敖德萨也频繁受到无人机和导弹攻击。与此同时,俄罗斯军队在顿涅茨克慢慢推进,乌军则面临兵力短缺问题,在漫长的战线上越来越力不从心。分析人士穆齐卡说,尽管乌军在战场上大量使用无人机,但这不能弥补步兵兵力的不足。
        另据《纽约时报》10日报道,美乌官员透露称,俄方已经集结包括朝鲜军队在内的5万士兵,准备发动攻势,收复乌克兰在俄库尔斯克州占领的土地。根据美方的最新评估,俄此次集结兵力并没有从乌东部地区撤军。现在,朝鲜士兵正在库尔斯克的西部地区与俄军训练。消息人士称,莫斯科为他们提供了机枪、狙击步枪、反坦克导弹、火箭推进榴弹等武器,朝鲜士兵被分为了突击队和支援队。
        CNN称,战场的前景让乌盟友情绪低落。他们已不再谈乌克兰在战场上获胜,而是更多讨论如何让基辅守住更多领土。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学者蒙塔兹认为,一个共识在悄然形成,那就是只有谈判才是结束战争的唯一途径,而且谈判肯定需要乌克兰接受至少暂时丧失部分领土主权。他认为,乌克兰正面临2022年2月以来最艰难的时刻之一。
        《观点报》10日称,俄政治学家梅祖耶夫阐述了和平解决俄乌冲突的前景。他认为,俄方在军事上取得了成功,但继续占领乌克兰城市将变得越来越困难。他建议,谈判应该被视为更现实的出路。
        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前会长哈斯10月在美国《外交》杂志上撰文称,美国必须认清战争现实,接受更实际的结果。“不管为乌克兰提供什么武器或解除什么武器使用限制,乌克兰都无法同时做到自卫和反攻夺回失地。”CNN称,随着特朗普胜选,如何结束冲突的讨论会进入加速模式。当选副总统万斯认为,双方应在当前战线上停火并建立非军事区。不过双方目前在数百英里战线上的实控情况并不清晰。
    “特朗普冲击”2.0版?
        时事评论员孙兴杰表示,特朗普胜选之后,无论美国还是世界其他国家,都在为他明年1月20日上台进行调整和准备。我们也可以说这是“特朗普冲击”2.0版。2016年大选之后,美国和世界都不知道特朗普会做什么,那也是一次“特朗普冲击”。而这次世界知道特朗普可能会做什么,从而进行调整。特朗普在第一个任期里,有个比较鲜明的特点,就是他不断兑现自己的竞选承诺。因此,这一次他竞选时说,24小时之内解决俄乌冲突,引发广泛关注。现在当选了,他会怎么去兑现这个承诺呢?
        实际上,作为当事方,无论俄罗斯还是乌克兰,既不太相信特朗普能够做到这一点,但又不敢不相信他不做。其实,这就是特朗普的一种“交易艺术”,凭空制造筹码,以自己的不可预期性来向对手极限施压。
        首先,特朗普追求的目标是和平,而不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提出的“胜利”。和平是各方能够接受的目标,但是各方对和平的界定并不一样。
        其次,通过谈判和交易达成和平,结束冲突,这是特朗普愿意做的。俄乌如何走向谈判桌是第一步,在特朗普的压力之下,不排除俄乌可以进行谈判。
        最后,24小时之内解决俄乌冲突是不可能的,俄乌冲突已成二战结束以来欧洲-大西洋国际体系中的重大危机,与其他战场一样成了消耗战。特朗普4年都没有结束阿富汗战争,最后还是拜登以非常耻辱的方式结束了这场长达20年的战争。
        时事评论员张思南分析称,特朗普表示自己可以在24小时内,甚至都不需要重返白宫就可以结束俄乌冲突,本质是针对美国大选的表态。这句话看起来是说给泽连斯基和普京听的,实际上首先是说给美国选民听的,特朗普明确地认识到了美国社会越来越反感无休止地介入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冲突。根据美国马里兰大学关键问题民调的数据,越来越少的美国人认同继续以当前的方式支援乌克兰。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认为乌克兰应当通过外交手段结束与俄罗斯的冲突。民调显示,77%的受访者支持美国敦促乌克兰诉诸于外交谈判,其中53%的共和党选民和33%的民主党选民更是表示出“强烈支持”。
        不难发现,特朗普就俄乌冲突的表态就是围绕这两点——减少美国援助和尽快以外交方式结束冲突,不断重复美国选民最想听到的话。但说美国选民想听的话是一回事,切实终结俄乌冲突则是一个完全更困难的问题。事实上,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就曾明确回应过,“俄乌冲突不可能在一夜之间结束”,所有人都清楚目前大概率并不存在一个泽连斯基和普京都会接受的简单协议。这也是为什么特朗普本人在具体如何解决俄乌冲突问题上始终含糊其词。
    谁来接盘?
        张思南指出,俄乌冲突之所以能持续两年8个月,是因为这场战争本质上已经是俄罗斯和欧美集团之间的对抗,乌克兰反而只是一个代理人。所以从现实主义角度而言,严格意义上俄罗斯的谈判对象不会是乌克兰,而是乌克兰背后的美国及其欧洲盟友。美国如果以停止援助威胁乌克兰去和俄罗斯进行谈判,等同于放弃乌克兰,变相承认并满足,或者说至少也是部分满足俄罗斯的利益诉求。
        这里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事实上处于弱势地位的乌克兰主动寻求停火,可能会不得不作出更多的国家利益让步,甚至是出现某种更大范围的崩溃,特朗普又该如何保障2021年的“喀布尔时刻”不在基辅重演?第二,如果特朗普最终以出让乌克兰的利益来结束俄乌冲突,美国又该如何面对其国际安全合作信誉的崩塌?如何面对欧洲对于美国参与自身安全事务承诺的质疑?是不是只要代价足够大,美国就会因为国内选民的厌倦而回归孤立主义,甚至会在某些情况下背弃盟约?
        此前泽连斯基反复强调,乌克兰不能接受以领土换取和平。而据美媒Axios报道,11月6日特朗普与泽连斯基进行了通话,有了解通话细节的人士透露,“通话进行得很顺利”且“并没有让泽连斯基感到绝望”。据称,特朗普向泽连斯基保证“自己不会放弃乌克兰”,又保证“会让泽连斯基感到满意”。7日,泽连斯基在公开演讲中也肯定了与特朗普进行了积极的谈话,但泽连斯基并没有明说接下来会如何行动。张思南认为,针对竞选,特朗普在俄乌冲突上强调减少援助和外交谈判,但在具体操作上,特朗普会有更多也更复杂的考量,至少纯粹地牺牲乌克兰以满足俄罗斯在战略上很难说是明智的选择,对于强调商人交易思维的特朗普尤为如此,因为就算要出卖乌克兰,美国也要卖一个好价钱。
        那如何又能不让乌克兰绝望,又能让美国抽身,又可以把乌克兰卖一个好价钱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将美国对于乌克兰的援助责任转嫁给欧洲,减轻美国介入程度的同时,抬高欧洲的军事开支,变相让欧洲为自身的安全事务承担更多责任,降低美国对于欧洲国际安全公共产品的投入。事实上,欧洲国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匈牙利总理欧尔班11月8日就公开警告道,欧洲无法独自承担支持乌克兰的财政压力。斯洛伐克总理菲佐也强调,“如果我们有钱支援乌克兰人,我们更需要资金在欧洲内部打击非法移民,因为这才是欧洲的生存威胁。”某种意义上,或许这就是特朗普的“项庄舞剑”,嘴上强调的是俄乌冲突,但实际上意在更大范围地改变跨大西洋安全合作关系。(据环球网、直新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