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四总理,法国政治困局难解

  •     12月4日,法国总理米歇尔·巴尼耶领导的政府被国民议会罢免——这是法国62年来首次出现政府被议会推翻的情况,对于马克龙而言,巴尼耶已经是他今年以来的第三位总理。有分析认为,当前马克龙要找到一位让各方都满意的新总理,几乎是一项不可能的任务。

    任期90天的总理

        73岁的巴尼耶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建立以来最年长的总理,同时也是任期最短的一位总理。巴尼耶今年9月5日接受马克龙任命,成为法国总理。12月5日,马克龙批准了他的辞职请求。巴尼耶在任正好90天。
        对于马克龙而言,巴尼耶已经是他今年以来的第三位总理。
        今年1月8日,时任法国总理伊丽莎白·博尔内递交辞呈,外界认为这是马克龙改组政府的一个举措。次日,马克龙任命加布里埃尔·阿塔尔为新一任总理,34岁的阿塔尔成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最年轻的总理。
        但阿塔尔的任期也没能超过一年。今年7月,由于马克龙领导的中间派联盟在议会选举中表现不佳,阿塔尔主动提交辞呈。7月16日,马克龙接受了阿塔尔的辞呈。
        之后,马克龙与多个政党展开磋商,试图就新总理人选达成一致。直至9月5日,马克龙才任命巴尼耶为法国新一任总理。仅仅三个月后,马克龙不得不寻找他今年以来的第四位总理。
        中国社科院欧洲所研究员彭姝祎认为,这实际上凸显出法国政治日益碎片化和极化的发展态势,同时也彰显了马克龙面临的政治危机正在不断加剧。
        当地时间12月5日晚,马克龙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他抨击政府在国民议会遭弹劾下台是由于极左翼和极右翼党派结成了“反共和阵线”,指责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选择了“混乱”。
        马克龙还表示,他将于“未来几天内”任命新总理。或许也是对持续的政治动荡感到不安,他还直言,希望新总理能组建一个有不同政治力量合作参与的政府,这些政治力量需承诺不再对政府发起不信任动议。
    新总理难寻

        在彭姝祎看来,法国政党格局从2017年开始出现变化,直到2024年彻底从此前传统的社会党、共和党“左右对立”演变为左翼、中间派、右翼“三足鼎立”之势。
        今年6月,欧洲议会举行选举,极右翼势力呈明显扩大之势。尤其是在法国,马克龙领导的中间派政党在欧洲议会选举中远落后于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随后,马克龙宣布解散国民议会,提前举行议会选举,试图以此阻击极右翼势力。
        出乎许多人意料的是,马克龙虽然联手左翼成功阻击极右翼势力扩大,但左翼联盟“新人民阵线”一跃成为议会第一大联盟,他所在的中间派联盟“在一起”位居第二,“国民联盟”及其盟友位列第三。由于没有哪个联盟获得绝对多数议席,法国国民议会呈现出左中右“三足鼎立”的局面。
        坚持走中间路线的马克龙拒绝与极左翼和极右翼合作,最终选择了保守派、来自右翼共和党的巴尼耶为总理。当时外界认为,这其实是马克龙向极右翼的某种屈服。然而,即使如此,巴尼耶的总理之位从最开始就不甚稳当,由于三大阵营几乎两两相斥,巴尼耶政府施政阻碍重重。最终,他被另外两大阵营联手拉下了台。
        “虽然马克龙说自己非左非右,但实际上他的政策整体上更偏右。而此次议会选举后,左翼觉得自己被背叛、被利用了,左翼联盟成为议会第一大联盟,推出的总理候选人却被马克龙否决,因此左翼对马克龙是很不满的。”彭姝祎解释道。
        这其实也给马克龙带来了新的难题。彭姝祎指出,若是马克龙任命一位来自左翼的总理,新总理可能会推翻他此前的一些改革措施,而这些改革是马克龙的政治遗产。若是他任命一位来自右翼的总理,那么新总理很可能会重复巴尼耶的命运,会再次被推翻。
        新总理到底花落谁家,目前还未有确切的消息。马克龙已开启了寻找新总理的流程,他和多位关键的政治人物举行了会谈,包括来自复兴党的领导人以及来自中右翼和左翼的议员。当地时间12月9日,他还与法国共产党、绿党的议员进行了会面。
        《金融时报》援引法国媒体消息称,目前外界认为马克龙考虑的新总理人选包括国防部长塞巴斯蒂安·勒科努、中间派人士弗朗索瓦·贝鲁以及来自社会党的前总理伯纳德·卡泽纳夫。此外,任命一位技术官僚出任总理也是一种可能性。
        留给马克龙的时间已经不多。分析认为,他必须尽快任命一名新总理,以避免政治危机进一步加剧,从而引发新一轮经济动荡。在巴黎政界,马克龙多位盟友呼吁他尽快确认新总理人选。贝鲁在刚过去的周末表示,“我们不能再继续这样了。”来自复兴党的国民议会议长娅埃尔·布朗·皮韦12月8日则直接呼吁马克龙“在未来几小时内”任命一位新总理。
    马克龙的困局

        不管谁成为法国新一任总理,明年的财政预算案都将是新政府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马克龙在12月5日的电视讲话中强调,新政府的“首要任务是预算案”。他表示,一项特别法案将于12月中旬前提出,以避免出现财政缺口、政府停摆。新一届政府将在明年年初提交完整财政预算案,并由议会投票表决。
        近年来,法国财政赤字高企,经济持续疲软。国际评级机构惠誉近期发布报告称,预计法国今年财政赤字将扩大至国内生产总值的6.1%,远高于之前预期的5.1%。摩根士丹利投资银行的分析师认为,法国2025年的赤字可能进一步上升至6.3%。
        但对于马克龙而言,他面临的困局不仅仅是寻找一位新总理、尽快通过2025年财政预算,他自己的总统之位其实也遭遇危机。据多家媒体报道,巴尼耶政府倒台后,极左翼政党“不屈的法兰西”发出呼声,要求马克龙辞职并宣布提前举行总统选举。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尚未公开呼吁马克龙辞职,但也警告称“总统面临的压力将越来越大”。
        对于辞职的呼声,马克龙明确予以拒绝。他在12月5日的电视讲话中说,“你们给了我一个五年的民主授权,我将全面履职直到任期结束。”
        今年6月的议会选举前,马克龙就面临着辞职的呼声。当时他表示,不管议会选举结果如何,他都不会辞职。彭博社12月5日则援引法国民调机构数据称,多数法国人希望马克龙辞职,并将原定于2027年的总统选举提前至明年。
        马克龙拒绝辞职的态度很坚决,但外界认为,面对当前的法国政坛格局,马克龙即使不辞职,未来两年多的时间内在内政方面或许也难有大作为。彭姝祎表示,马克龙领导的中间派联盟在议会不占多数,这让他推出的改革举措难以在议会获得通过。他曾试图在议会寻找所谓“动态平衡”,即在部分议题上寻求右翼支持,在某些议题上寻求左翼支持,但这样的政府非常脆弱,一不小心就容易被推翻。
        而短期之内,马克龙显然也无法改变法国国民议会的格局。法国宪法规定,议会因解散而提前选举后一年之内,总统不得再次解散议会。因此,一直到明年夏天之前,法国议会格局预计都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对于马克龙而言,如何在仅剩的30个月总统任期内留下更多的政治遗产,或许是他未来一段时期的焦点。而目前他最紧迫的任务,还是任命一位新总理——也是他自2017年上台以来的第六位总理。(摘编自《新京报》  文/谢莲)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