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强力反制美国中导部署
-
自11月以来,俄罗斯的“亚森”级核潜艇、图-95战略轰炸机、“基洛”级改进型潜艇等先后在日本周边的对马海峡、宫古海峡等海空域多次现身。虽然日本防卫省表示无法确定俄舰机经过的确切目的,但有分析认为,俄罗斯近期加大战略平台在日本周边现身,很可能是通过“近距离”展示战略反制力量的方式,对美计划在日本部署中程导弹等动向予以警告。
同步推进欧亚中导部署
据美国“陆军侦察”网站9月11日曝出的消息称,美国陆军部长克里斯蒂娜·沃穆思不久前曾与日本防卫大臣木原稔,深入讨论了计划派出配备“堤丰”中程导弹系统的美军多域特遣部队参与美日联合演习。消息一出,外界普遍认为美国又打算故伎重演,认为其欲以联合军演的名义将“堤丰”导弹部署至日本。因为美在4月份就曾利用与菲律宾举行“盾牌2024”联合演习之机,将“堤丰”导弹系统部署到了菲律宾北部,并在演习之后没有按计划撤离,而是长时间“赖在”了菲律宾。近日,美军又以应对所谓“台湾有事”为借口,声称将于12月底制定包括在日本的西南诸岛和菲律宾部署导弹部队的联合作战计划。以上种种迹象表明,继在菲律宾实现中程导弹部署后,美国正大力推进在日本部署中程导弹。
除在亚太地区的菲律宾和日本部署“堤丰”中程导弹系统外,美国还同步谋求在欧洲国家部署中程导弹。7月9日至11日,北约组织成立75周年峰会在华盛顿举行期间,美国和德国达成了中程导弹部署的协议,对外宣称美国将从2026年起在德国部署一系列远程攻击武器,包括“堤丰”中程导弹系统以及正在研制的“远程高超音速武器”。不仅如此,美国曾于今年6月向丹麦博恩霍尔姆岛运送了类似“堤丰”系统的MK70导弹用于训练,虽当时未搭载射程较远的陆基“战斧”巡航导弹,但外界据此猜测,丹麦很可能将成为美国在欧洲部署中程导弹的又一国家。
事实上,自2019年悍然退出《中导条约》后,美国就一直不断加速恢复陆基中程导弹的部署。在美国退出《中导条约》短短几个月后,美国时任国防部长马克·埃斯珀就开始不断对外“吹风”,表示美国有意在亚洲地区盟国境内部署陆基常规中程导弹。2023年11月,美国印太司令部陆军司令查尔斯·弗林更是直接公布了中程导弹部署的时间表,表示“堤丰”系统将在2024年开始部署“印太地区”。所以,美国在菲律宾、日本的中导部署很可能就是在按“时间表”有计划地推进。下一步,美国无疑还会继续以各种理由推进中程导弹在全球范围内部署,丹麦、波兰、芬兰、韩国等盟国都将可能成为美国中程导弹的“落户地”。
俄方针锋相对强力反制
如果说美国在菲律宾部署的“堤丰”中程导弹还“够不着”俄罗斯的话,那么其在日本和德国部署的中程导弹,将分别从远东和欧洲两个方向对俄构成直接威胁。对美国的用意,德国总理朔尔茨毫不避讳,直接点明美国在德国的中导部署是为遏制俄罗斯。所以,对于近期美国加速推进在日本部署中程导弹的动作,俄罗斯方面迅速作出了强硬表态。俄外交部副部长谢尔盖·里亚布科夫近日表示,如果亚洲地区出现类似的美国中程导弹系统,那么俄罗斯就会考虑跟进,同样在亚洲部署中短程导弹。
其实,不只是针对美国意在日本部署中导的行为,对于美国中程导弹的其他部署动向,尤其是针对俄罗斯的挑衅行为,俄罗斯方面都高度关注,并“第一时间”针锋相对地进行回应或反制。比如,此前美国和德国发表部署中程导弹联合声明后,俄外交部副部长里亚布科夫次日就发表声明,表示俄方将以“平静、专业方式”针对美方的部署计划作出军事回应。紧接着,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进一步阐明了俄方“军事回应”的具体方式,表示既然美国部署导弹通常都是针对俄罗斯,那么俄也将相应地把欧洲各国首都确定为俄罗斯导弹的瞄准对象。
由此可见,俄罗斯近期加大战略平台在日本周边现身的频度,绝非无的放矢,很可能就是对美计划在日本部署中程导弹的动向进行反制。毋庸置疑的是,倘若美国继续在中程导弹部署问题上步步紧逼,俄罗斯方面的回应绝不会只停留在“口头警告”或是使用“平静方式”上,很可能将更加频繁地采取类似战略平台抵近巡航、将导弹瞄准美国导弹部署地点等更强硬的反制措施。
美俄导弹竞赛或将升级
曾经的《中导条约》,不仅在冷战时期让欧洲地区相对的军事平衡保持了一段时间,也让美苏双方在导弹竞赛问题上降了一些温。如今《中导条约》已经失效,美国重新恢复陆基中程导弹全球部署的步伐愈发加快,俄罗斯对美中导部署的担忧也愈发强烈。所以,外界担心,在这种持续的“推进中导部署”和“反制中导部署”对抗中,美俄之间的信任赤字将不断加剧,很可能将交替加大自身中程导弹的部署范围,进而引发新一轮的中程导弹竞赛。
这并非危言耸听。事实上,美俄的中导较量目前不仅停留在研发和部署环节,而且已经延伸到俄乌冲突的战场上。
11月17日,据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拜登政府已经允许乌克兰使用美国援助的导弹打击俄罗斯境内纵深目标。为回应美国这一“重大升级”的政策,俄方于11月22日对乌克兰一处军工企业的打击中测试了“榛树”新型中程高超音速导弹,并表示俄方将视其安全所受威胁程度继续进行新型导弹测试。而对于“无法拦截”的“榛树”导弹,五角大楼声称这是“令人不安的威胁”,后续也很可能会跟进出台应对措施。
令人担忧的是,在美俄双方进行中导角力的同时,还可能会产生“外溢效应”,引发其他国家卷入导弹竞赛之中。
比如,朝鲜方面就明确表示,如果美国的“堤丰”中程导弹系统现身日本,朝鲜或将研发更多新型导弹予以应对;而日本,或许也会因俄罗斯和朝鲜的动作而感到“导弹威胁”加大,进而加速推进千公里级以及高超音速导弹的研发部署进程。如果照此情势发展,势必将对全球战略稳定造成严重冲击。
(摘编自《知识博览报》 文/彭金华 范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