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近期多次互动说明啥

  •     美国当地时间16日,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在胜选后召开的首次发布会上说:“中国和美国可以一起解决世界上所有问题。”
        与此同时,最近中美在多个领域的互动引人关注:召开经济工作组第七次会议、金融工作组第七次会议;双方长期续签《中美科技合作协定》……
    密集相约
        先说说两场经济领域的会议。中美经济工作组会议于12日在南非召开,金融工作组会议于15—16日在我国南京举行。两个工作组机制,都是为落实中美元首巴厘岛会晤、旧金山会晤重要共识而建立的。
        从去年10月到今年10月,两个工作组会议各举行六次。平均每两个月要“约”一次。
        为何“约”得如此密集?因为中美作为全球排行第一、第二的两大经济体,在双边经济关系、全球宏观经济形势、合作应对全球挑战等方面,都有共同利益,也事关全球的和平与繁荣。
        相比以往,当前背景更加特殊。
        第一,美方处于政府换届过渡期。两场会议的举行表明,中美在经济领域仍保持沟通渠道畅通。
        第二,中美宏观政策也处关键调整期,在宏观政策、货币政策、金融稳定与监管等各个方面都“有得一谈”。
        外界用四个关键词概括这两场会议。
        其一,协调。
        以经济工作组会议为例,12月以来,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经济工作做出安排,一些新提法蕴含着中国宏观政策中某些工作思路的变化。而美联储仍在为未来降息幅度和节奏“搭脉”,且可能受“特朗普2.0”经贸政策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趁着双方宏观政策细节仍在研究部署阶段,中美可以利用这个窗口开展沟通协调。
        其二,关切。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赵明昊指出,会议主谈宏观经济,美方关切事项包括金融稳定、其他国家的债务重组、全球国际治理机制改革等问题。
        中方则对美方导致经贸关系不稳的行为表明立场,特别就美国近期对华经贸限制措施提出关切。
        其三,信号。
        拜登给出的信号是希望维护自己的政治遗产。有评论指出,美国官员是“兵分两路”飞往南非和我国南京,“全球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地缘博弈下,谈总比不谈强。”
        中国的信号则不仅是传递给拜登政府,也是把话说给特朗普听:在和新一届美国政府经贸团队接触沟通的事情上,中方一向持开放态度。但同时反对美方对华的非法无理打压,我们的立场也是一贯的。
        其四,合作。
        中美经济工作组会议在南非G20相关会议期间登场,自然也想利用国际场合增强在全球问题上的共识,例如如何为面临流动性挑战的低收入国家提供支持。
    “基石”的延续
        再把视线转向《中美科技合作协定》的续签。
        协定签署于1979年,是中美建交后达成的第一份重大协定。协定每5年续签一次,40余年从未间断。它只有短短11项条款,且不赞助具体项目,但长期以来它为中美科技合作搭建系统性框架,被视为“中美两国科技界的合作基石”。这一框架下,两国已开展超过100项实质性合作。

        但该协定最近受到中美关系恶化的波及。协定2023年到期后,2次都只延长了6个月。因此,当12月13日协议续签5年的好消息传来,大家都觉得深受鼓舞。可以从几方面看待《协定》的长期续签。
        第一,这标志着中美在紧张关系持续、美国国内政治极化严重之际,两国决策层清楚地认识到中美之间的科技合作对两国和全球的重要性。
        第二,协定经过修订,其合作范围聚焦于基础研究,未涉及关键技术或前沿科技的研发领域。这反映出美国对于所谓“国家安全威胁”依然耿耿于怀,担心中国的科技进步危及其全球科技霸权。
        第三,协定的修订(限制所谓“威胁”)可能也是为了让即将上任的特朗普政府没有理由废除该协定。
        赵明昊指出,协定排除关键和新兴技术合作、增设所谓安全护栏,表明美国对华科技冷战还在延续。协议在“特朗普2.0”时代能否得到全面执行,抑或被空心化,仍是未知数。
    态势和走势
        赵明昊指出,中美经济、金融工作组虽加强交流,但由于拜登政府即将下台,这些机制实际解决问题的功能有所弱化,象征意义似乎更大。此外,种种对话机制也存在被特朗普推翻的风险。
        一年来,中美关系出现企稳态势。除最近几次互动,中美还在联大相互联署各自有关人工智能的决议,近1.5万名美国青少年通过“5年5万”项目来华……
        但另一方面,美方仍然不断挑战中方底线、红线。美众院通过的下财年国防授权法案多次提到“台湾”。美对华非法无理打压也不消停。
        赵明昊注意到,最近中美在经贸领域互动很多——中美元首均向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2024年度庆典晚宴致贺信;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在北京会见多位华尔街人士等。
        赵明昊认为,中方正在通过加大与美国工商界的接触,制衡特朗普政府中一些极端强硬派。然而,考虑到特朗普在加征关税上的“执念”,要让其改变想法不是很乐观。
        但赵明昊也表示,特朗普仍存在两面性。“事实上,特朗普一方面强调对华竞争、赢得竞争;另一方面也多次讲中美可以很好地相处,称其尊重中国领导人,甚至欢迎中国企业赴美建厂投资。”
        在赵明昊看来,中方要认识到这种两面性,也认识到与特朗普打交道、中美合作存在空间。“现在最怕的就是把特朗普‘看死’,抓不到中美互利的机会。”
        赵明昊认为,中方希望中美关系稳下去、好起来,关键在于在具体问题上得有解决方案,如在鼓励美国留学生来华、美国商人赴华投资等领域提供支撑。
        此外,特朗普秉持的是内政优先思路,中方也要想办法换一套打法,要有一些非常规外交的思维。
        美国方面,中美关系能否持稳主要取决于美国能否改变对华错误认知、错误做法,以实际行动兑现对华承诺。这方面依然挑战重重。
    (摘编自《解放日报》  文/张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