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下扎根做螺钉 乘风展翼筑军魂

  • 王皓 张志伟 张沛轩 胡勇华

        铿锵声音穿越时空,激发赓续血脉的力量;强军故事跨越千里,指引砥砺前进的方向。隆冬时节,一场主题为“铭记关怀重托 聚力奋斗强军”的故事会在西部战区空军某基地举办,12个基层故事分为“铸忠诚 固忠魂”“向战场 聚战力”“赞奋斗 催奋进”3个篇章,采取“视频+讲述”“歌曲+故事”的方式,带来了一场爱岗敬业、卫国戍边的视听盛宴。
        为了突出故事的先进性和典型性,该基地组织人员走进战训任务寻找典型,深入边防一线采写故事,真实还原了一个个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奋斗故事。聆听强军故事,基地官兵纷纷表示要铆在岗位,钉在战位,为强军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忠诚
    凝心铸魂,闪耀思想之光
        忠诚是魂,魂固方能神聚;忠诚是根,根深方能叶茂;忠诚是源,源浚方能流长。
        曾获“时代楷模”荣誉称号的运搜某团一大队现任副大队长王柏茗在讲述《沿着飞播航迹飞向新疆域》的故事里,还原了飞播造林过程中的艰辛与不易,一代代飞播人战天斗地、驾机为犁,用丹心铁翼书写着祖国的绿水青山,把对党的无限忠诚汇聚成一道道红色航迹和绿色奇迹,诠释了“党叫干啥就干啥、打起背包就出发、千难万险都不怕”的忠诚信仰。
        “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当卫士”。某场站中士宋茏潭在故事中发出了场务兵的铿锵誓言。他以《青春向党守边疆》为题讲述了场站官兵以“在苦不言苦、苦中求作为”的奋进姿态面对一切困难,用青春奉献戍守边疆,以强军梦想建功高原,他们坚信:格桑花盛开,今朝更好看!
        霓虹都市一隅,某器材仓库官兵将战备物资紧急前送一线,连夜为新训士兵发付10多万件被装物资,人人“兼三职”,个个当骨干,写下属于仓库尖兵的忠诚与担当。下士刘彦在讲述中字正腔圆,情感深切。
        重托化作凌云志,逐梦长空写忠诚。忠诚,到底是什么?该基地官兵用身边的故事作了回答:忠诚,是一颗螺钉铆在战位,钉在岗位;是一枚种子,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是在党旗之下仰光芒耀眼;是于军旗之下护家和国安。
    关键词:胜战
    潜心研战,制胜未来空天
        兵者,国之大事;军人,以战为本。
        “神炮传人”航空兵某旅飞行员厉觉哉以《“神炮”精神薪火传》为题,生动讲述了他与副大队长牛培亮的“师徒”故事,展现了“精益求精,集体至上,追求卓越,勇争第一”的“神炮”精神。正如故事中的那句话:“一个人本事再大,只顶一个人用;众人本事都过硬,才能打胜仗。”
        探索装备边界、研究作战对手、集智战法创新,某团“二等功连”政治指导员赵鹏宇讲述他们在比武竞赛失利后的逆袭故事。该连上下一心、同心协力,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在关键时刻拧成最结实的绳子,攥成最有力的拳头,最终“重回巅峰”。
        把天空当课堂,以座舱为讲台,战高原、跨戈壁、穿山谷、抵远海。作为新机改装部队,航空兵某旅少尉杨舒钰通过“一本书影响一群人”“一次计算完成一项任务”“一次放手锻造一批尖兵”3个小故事,深情讲述了一群飞行教员默默耕耘、换羽奋飞、跨越发展的强军实践。
        雷达某旅中尉冯安科以《尖刀淬火》为主题,讲述了该旅机动分队参加上级比武夺冠的心路历程,还原了分队官兵在保障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时的团结协作过程。正如故事中讲道:“每一双雷达兵的眼睛必须始终盯防祖国的天门,这是天哨,更是天职!”
        宜将剑戟多砥砺,不教神州起烽烟。强军故事会生动展现了基地官兵在潜心研战谋战练战中锤炼意志品质,锻造能战胜战的过硬能力,谱写了一个个加速奔跑、加力奋飞的战斗故事。
    关键词:奋斗
    初心不改,矢志奋斗强军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对空军人来说,更是乘风、展翼、闯天、鹰击长空的时代。
        把忠诚牢记心中、把责任举过头顶、把生命融入使命、把灵魂铸成军魂,“马衔山模范雷达站”作为该基地的老典型,班长张三洋讲述了一级军士长谭正军抗震救灾、二级上士闵杰比武夺魁的奋斗故事。一老一新,展现了马衔山精神在不同时代、不同官兵身上的不同魅力,这种魅力既是扎根和坚守,也是引领和鼓舞;这种魅力,辐射同行者,才会照亮后来人。
        某场站中士刘潇讲述了高原铁骑守卫者张社刚班长的故事。16年,坚守在修车这个普通的岗位,在平凡中创造非凡,正如张社刚所说:“驾驶员驰骋疆场,威武风光,但修理工是铁骑的守卫者、战场上必不可少的一颗螺丝钉,微小但很重要!”听完张社刚的故事,官兵们感慨:“作风要严谨,工作要细致。”
        少年应有志,立志从军行。某训练队文职教员马本瑞放弃了国企的安逸工作,成为一名航空机务教员。故事讲述者、文职教员郑浩南曾问过他,这样做不后悔吗?马本瑞回答:“曾经,我与向往的军校失之交臂,感觉特别遗憾。但为了能为祖国的国防事业添砖加瓦,我终于有机会圆梦军旅。”
        军人应该是什么样子?某场站少尉李思洛从4名战士口中听到了答案,从一次比武竞赛中的4个数字悟到了答案,从一次扑灭地方火情的现场找到了答案。故事中,消防分队上士莫宝慧面对火情坦然地说:“我是一名军人,救群众于危难舍我其谁!”这些答案,正是这个场站官兵立起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样子。
        临近尾声,一首歌曲《有我》将气氛推到了高潮。强军路上不仅有他们,也有你、有我。据悉,开展强军故事会是该基地深化教育活动走深走实的一个缩影,广大官兵聆听强军故事,一致表示将学习身边榜样,立足本职岗位,向难攻坚破题,在新的起点上奋力推动基地建设高质量发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