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拉尼:叙利亚冲突中的复杂角色

  •     酒馆重新开张了,街道上人来人往,蓄着胡子的反政府武装人员取代了阿萨德时代的警察,维持着城市生活的秩序……在阿萨德政府突然土崩瓦解后的第一个星期,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的居民看上去很快恢复了常态。从11月27日到12月8日这短短12天内,以“沙姆解放组织”为主力的叛军以闪电般的速度从伊德利卜一路杀到大马士革,给阿萨德家族半个多世纪的统治画下句点。

        这次叙利亚“变天”的关键人物是“沙姆解放组织”的领导人阿布·穆罕默德·朱拉尼。他曾是“基地”组织的成员,接受过“伊斯兰国”(IS)的援助,被西方国家列为恐怖分子。但目前,朱拉尼也在进行着审时度势的形象重塑,向叙利亚各宗教和族裔承诺,未来将是多元化和宽容的。某种程度上,朱拉尼身上的复杂性,一方面象征着叙利亚政治转型期的希望,另一方面也预示着潜藏的危机。

    谁是朱拉尼?

        2003年美军入侵伊拉克后,彼时接替父亲掌政不久的巴沙尔·阿萨德,为避免邻国动荡波及其政权,鼓励叙利亚青年跨越国境,进入伊拉克抵抗美国的占领。响应号召的人中,有一位22岁的大学生,名叫艾哈迈德·沙雷。他出生于沙特首都利雅得,在大马士革长大,父母是来自戈兰高地的叙利亚难民。父亲侯赛因·沙雷年轻时是信奉纳赛尔主义的学生活动家,曾经在约旦与巴解组织并肩作战。不过,到沙雷出生时,老沙雷早已放弃年轻时的革命理想,成为被阿萨德政府收编的经济学家。
        在大马士革富人区梅泽赫,沙雷度过了衣食无忧的童年。在同窗的印象里,这个戴着厚眼镜的男孩说话细声细语,勤奋用功,不喜欢引人注目,很难将他和“圣战”分子画上等号。
        发生在2000年的第二次巴勒斯坦起义和2001年的“9·11”恐袭事件,促使沙雷走上激进的政治道路。他蓄起了胡须,换上了宽大的长袍,放弃大学学业,加入伊拉克“基地”组织,与美国作战。
        2006年,沙雷在路边放置炸弹时被捕,在美军监狱服刑五年。2011年获释出狱后,他改名阿布·穆罕默德·朱拉尼。在阿拉伯语中,朱拉尼的意思是戈兰人,代表着在1981年被以色列占领了大部分区域的故乡戈兰高地。这个化名他一用就是十几年,直到今年11月底发兵攻击政府军后,才重新用回本名。
        当年,适逢叙利亚内战爆发,朱拉尼接到了新的任务,带着6名手下潜入叙利亚,建立全球“圣战”运动的新分支,即“努斯拉阵线”。这个组织实施了多起针对叙利亚军事设施和政府官员的袭击,在2012年12月被美国国务院列为“外国恐怖组织”。而朱拉尼也在2013年5月被美国列为“全球恐怖分子”,特朗普的第一任期还曾悬赏1000万美元通缉他。
        “努斯拉阵线”创建之初,当时还隶属于“基地”组织的“伊斯兰国”(IS)负责为该组织提供人员、武器和资金。到了2013年中期,由于“基地”组织和IS出现裂痕,朱拉尼与IS割席,直接向“基地”组织领导人艾曼·扎瓦希里宣誓效忠。
        在作为“圣战”分子活动的年头里,朱拉尼一直保持神秘。在电视采访中,他从不直接面对镜头,在公开场合总是蒙面出现。他首次露出真容,是在2016年一则宣布脱离“基地”组织的视频中。身着迷彩服、戴着头巾的朱拉尼向世界公告,他的组织更名为“征服沙姆阵线”,自此以后“不隶属于任何外部实体”。该组织很快与多个武装派别进行合并,形成了后来的“沙姆解放组织”。分析指出,“圣战”的标签限制了朱拉尼回旋的余地,这种转变是为了更好地在叙利亚站稳脚跟。
        在随后几年间,“沙姆解放组织”清除了内部最激进的“圣战”分子,变身为一个专注于叙利亚事务的保守力量。为了巩固势力,“沙姆解放组织”多次打击IS,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2023年成功击毙了该组织的第四任领导人阿布·侯赛因·侯赛尼·库拉希,并把尸体交给土耳其。
        为了向世人证明这种改头换面不只是表面文章,“沙姆解放组织”在西北部的伊德利卜省建立了一个由文职技术官僚领导的地方政权——“救亡政府”。在2011年之前,这个位于西北边陲的省份被称为“被遗忘的伊德利卜”,经济凋敝。在“救亡政府”的治理以及土耳其的援助下,伊德利卜在七年间已转变为叙利亚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随着角色从“圣战”分子向“革命者”转变,朱拉尼的外表也发生了改变:他修剪了早年蓄的大黑胡子,摘掉了头巾,并且在接受采访时穿上了西装,以彰显其世俗化的形象。2021年4月,他在接受美国公共广播电视公司(PBS)采访时表示,自己专注于同IS和阿萨德政权对抗,无意与西方作战,希望国际社会将“沙姆解放组织”移出恐怖组织名单。
        “我相信每个人的人生都会经历不同的阶段。随着成长,你会不断学习,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天。”12月初,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询问刚刚带兵攻下阿勒颇的朱拉尼为何出现重大转变时,他这样回答。
        曾与朱拉尼有过接触的国际危机组织分析师达琳·哈利法则指出,朱拉尼深谙世界局势,与“圣战主义”分道扬镳已成定局,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会拥抱“民主主义”。
    如何治国?

        再次出现在美媒的镜头前,42岁的朱拉尼身着绿色军装,胡须修剪得齐齐整整。在采访中,他表现得很冷静和自信,反复将他的斗争描述为解放叙利亚、摆脱阿萨德压迫的“革命”。
        在谈及叙利亚的未来时,朱拉尼表示这不会由统治者决定,“协商会议将制定宪法和组织条例来管理国家事务”。他承诺将确保叙利亚少数族群的安全和尊严,“任何人都无权消灭另一个群体”。他还将“沙姆解放组织”定义为一种斗争手段,暗示未来可能解散该组织。
        攻陷大马士革后,朱拉尼发布了一系列涉及权力过渡安排的命令,包括对叙利亚政府军中的所有义务制士兵实施大赦,对此前曾参与“酷刑折磨叙利亚人民”的阿萨德政府高级官员发布通缉令,以便他们得到“公正的惩罚”。此外,他还任命技术官僚穆罕默德·巴希尔担任过渡政府的总理,任期至明年3月1日结束。
        41岁的巴希尔出生于伊德利卜,拥有电气工程和伊斯兰教法学位,今年初开始在“沙姆解放组织”支持的“叙利亚救国政府”担任政治首脑。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务之急是恢复社会安全和国家权威,让数百万叙利亚难民回家,并提供基本社会服务。至于新宪法是否采用伊斯兰教法,巴希尔并未明确说明。
        新政权将如何治理叙利亚?有分析认为,虽然这个问题的答案仍不明确,但“叙利亚救国政府”如何治理伊德利卜,或许能提供些许线索。
        “叙利亚救国政府”2017年成立于伊德利卜,是一个由当地技术官僚和学者组成的机构。该政府由11个部门组成,定期举行内阁会议。从公开的影像资料来看,几乎所有官员均着西装列席。“救国政府”并非民选产生,各部门部长们由协商委员会批准任命。而“沙姆解放组织”把控着协商委员会的人选。在过去七年,“救国政府”的领导层没有女性任职。此外,由于缺乏宪法或民选立法机构,该政权通过法令统治伊德利卜,形成了一套混合使用伊斯兰教法和民法的法律体系。
        华盛顿近东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阿龙·泽林分析说,尽管“沙姆解放组织”打破了其他“圣战”组织在占领区实行宗教胁迫的统治方式,但在伊德利卜,该组织实施的仍是一种“技术官僚式的伊斯兰治理”。据一份2022年的联合国报告描述,伊德利卜当局会因“着装不当”和违反娱乐相关禁令而逮捕女性。居民抱怨生活成本会被定性为诽谤,遭到拘留,议论宗教事务可能会被认为是亵渎,被判刑一年。
        不过,朱拉尼有时也会采取务实态度,来回应公众和国际社会的不满。去年,“救国政府”发布法令,要求儿童遵守伊斯兰教法的着装规范,并限制教育机构开展音乐活动。但朱拉尼后来出面叫停了这项争议法令,以避免影响国际援助。
        在阿龙·泽林看来,“沙姆解放组织”与阿富汗塔利班不同。相对而言,前者更加开放,也更重视国际合法性,注重长期可持续的发展。
        随着以民政官员为领导人的过渡政府成立、反对派武装阵营中的另两支主要力量“叙利亚国民军”和“叙利亚民主力量”通过停火协议暂时搁置分歧,叙利亚国内局势似乎波澜不惊。但一些驻大马士革的外交官对新政府的包容程度表示担忧。在他们看来,阿萨德政权土崩瓦解后,叙利亚碎片化的政治版图并未改变,反对派阵营内部仍有相当程度的分歧,如果不能协调好各方利益,组建包容性政府,许多尚未解除武装的叛军派系仍可能成为破坏稳定的因素。
        除了内部团结,叙利亚还需要外部世界的帮助。近日,联合国秘书长叙利亚问题特使裴凯儒表示,“沙姆解放组织”和其他武装团体一直向叙利亚人民传递善意、团结和包容的信息。如果这些团体能将这些表态转化为行动,确实做到包容,相信国际社会会重新考虑对“沙姆解放组织”的定性。目前,美国、英国和德国已经表示,不排除将“沙姆解放组织”移出恐怖组织名单的可能,但具体还要“观其言,听其行”。(摘编自《中国新闻周刊》   文/陈佳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