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新加坡自贸协定4.0版生效

  •     2024年是中国与新加坡建立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后的起步之年。中国-新加坡自贸协定4.0版于2024年12月31日生效。
        这被视为迄今为止中国与别国之间的最高水平开放,标志着中新经济关系迈向新高度,将进一步激发两国服务贸易和投资合作潜力,也将向外界展示亚太国家携手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决心和信心。
    “升”在哪里
        中新《自由贸易协定》是中国与亚洲国家达成的首份全面双边自贸协定,于2008年签署、2011年修改、2018年签署升级协定,提升贸易便利化、原产地规则、经济技术合作、电子商务等领域规则水平。2020年12月,双方启动自贸协定再次升级谈判,并于2023年12月签署《关于进一步升级〈自由贸易协定〉的议定书》,基于负面清单模式作出服务贸易和投资开放承诺,为双方投资者和服务提供者拓展市场空间。这是中国在自贸区实践中首次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对服务和投资作出双重开放承诺,被视为本次升级的一大亮点。
        此前,中新在服务贸易和投资领域采用正面清单管理模式;如今,除负面清单列出的禁止或限制性领域外,双方企业可在对方国从事其他所有服务贸易和投资活动,开放的领域大大扩展,且能享受与本国国民相同的待遇。
        此外,双方还在服务贸易和投资领域引入“棘轮”规则,承诺开放水平“只进不退”。这将为两国未来的相互开放注入更多信心和确定性。“新加坡始终走在中国与其他国家促进自贸关系的最前沿。中新自贸协定经过本次升级到了4.0版,可以说是中国迄今为止和其他国家达成的最高水平自贸协定。”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周士新列举了本次升级的四方面特点:务实、透明、开拓性和前瞻性。
        务实在于许多安排建立在两国现有贸易关系的基础上,旨在应对和妥善解决两国贸易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确立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将减少双方企业在对方国从事贸易和投资活动的不必要障碍。
        透明在于通过明确服务贸易具体承诺减让表、特定产品原产地规则等方式,让双方企业都能在相关清单中一目了然地获得信息,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解,从而营造更公正合理的营商环境。
        开拓性在于贸易和投资方面较之前版本新增不少内容,如新方进一步放开建筑服务、专业工程等领域对专业人员持股比例及控制权的限制,中方对制造业限制做出更开放承诺等。
        前瞻性在于4.0版自贸协定基于务实原则,在电信、电子商务和数字经济合作等方面给出一些具体安排。这为两国未来在新兴领域开展合作奠定良好基础、提供更多便利。
        “这次升级不仅体现了中国和新加坡对对方市场开放的高度信心,也引领了中国与其他国家自由贸易的发展方向,预示着中国与包括新加坡在内的周边国家将为维护全球自由贸易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周士新说。
    红利几何
        新加坡虽然人口少、地域小,却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之一。这与它既看重本土资源又与世界经济高度融合密不可分。
        中国与新加坡一直保持着密切的经济联系:中国已连续10年成为新加坡最大贸易伙伴,新加坡连续11年保持中国第一大新增外资来源国地位。本次升级将为中新双方以及地区经济带来长远利好。
        周士新从中国、新加坡及双边关系等层面进行观察。
        就中国而言,这是中国与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接轨、以更加自信和开放的姿态迎接高水平自贸考验的务实行动,特别是服务和高科技的投资领域。中国向全球市场传递出进一步促进外贸和投资的强烈信号。这将为未来中国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及《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提供更多可能性。
        就新加坡而言,中国市场将为其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巨大动力。新加坡未来会成为中国连接地区市场的重要第三方。在全球贸易环境复杂的背景下,新加坡也发出继续寻求与中国加强经贸联系的响亮声音。
        就双边关系而言,4.0版自贸协定是双方“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的重要一环,也是夯实两国未来关系的关键步骤之一。它将进一步促进中新经贸投资领域合作,增进两国经济的相互补充、相互依赖和相互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中新经贸投资关系在地方层面表现亮眼”。周士新举例道,无论是苏州工业园、天津生态城还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以及沪新全面合作理事会等机制,都已成为中新合作的一张张亮丽名片。
    传递信号
        中新自贸协定再次升级,恰逢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取得重要进展。
        2024年10月,中国与东盟十国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共同宣布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实质性结束。双方将把合作范围扩大到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和供应链互联互通等潜力巨大的新兴领域。
        “从时间上看,中新自贸协定升级版谈判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谈判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而中新谈判始终走在前面。这与新加坡是东盟内最自由贸易的经济体有关。”周士新指出,从内容上看,中新自贸协定4.0版在电子商务、数字经济、服务贸易和原产地规则等方面,都对中国和东盟自贸区升级谈判起到指引和启示作用。
        随着中国和新加坡、东盟不断拉紧经贸关系纽带,周士新预计,东南亚地区产供链和价值链网络的整体性、稳定性和韧性有望得到增强。
        与此形成对比,“美国一直以‘贸易战’‘科技战’为工具,打压和胁迫包括新加坡在内的地区国家与中国市场进行切割。”周士新指出,这不仅造成全球和地区市场的极大恐慌,也有悖于地区国家追求可预期经济增长的目标。
        在中国不断“开放”和美国“脱钩断链”的双重反向拉扯下,“地区国家一定会寻找更具稳定性的市场及合作伙伴。”周士新指出,它们正和中国一道用行动向外界传递信号:中国和全球市场的融合是大势所趋,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也需要中国。(摘编自上观新闻  文/安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