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封面
外媒分析“中国军工新成绩”
-
据央视新闻报道,2024年12月29日上午,由我国自主研制建造的首艘076型两栖攻击舰四川舰正式出坞。外媒对于四川舰的建造进展高度关注,将其下水称为中国海军发展的里程碑式事件。而另一款神秘的装备也引发关注,近日有关“中国第六代战斗机成功首飞”的传闻成为外界关注的热门话题。强大的造船能力四川舰是海军新一代两栖攻击舰,是推进海军转型建设发展、提升远海作战能力的关键装备。该舰下水后,将按计划开展设备调试、系泊试验、航行试验等工作。美联社称,四川舰的建造目的是提升中国海军的远海作战能力,它是中国迄今为止吨位最大的两栖攻击舰,排水量超过4万吨,配备有电磁弹射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四川舰为迅速扩张的中国海军增添了一艘强大的先进战舰,“朝着与美国军事力量抗衡的目标迈进”。在五角大楼2024年12月发布的“中国军力报告”中也多次提到了076型两栖攻击舰。美媒认为,四川舰下水进一步反映了中国强大的造船能力,以及日益加快的建造大型军舰的速度,显示出解放军为实现武器装备现代化和增强其在所有领域的能力而做出的更多努力。从075型到076型,中国两栖攻击舰技术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对推进海军转型建设发展、提升远海作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两栖攻击舰远海训练也引来不少关注。由两栖攻击舰海南舰等舰艇组成的中国海军舰艇编队技术停靠印度尼西亚丹戎不碌港。这是075型大型两栖攻击舰首次走出国门,停靠外国港口,也是中国海军新型重要武器装备向国际社会开放,展现了中国海军的开放透明和自信。
2023年3月,央视军事报道称,由两栖攻击舰海南舰、导弹驱逐舰呼和浩特舰、导弹护卫舰柳州舰和综合补给舰查干湖舰组成的南部战区海军远海联合训练编队,完成战训任务返港。海军远海训练编队30天航行9000多海里,先后在南海、西太平洋等海域训练,锤炼部队联合作战能力。外媒关注中国航空装备发展除了四川舰,中国在航空装备发展的新成绩也是引发热议。美国“动力”网站报道称,社交媒体上流传的照片和视频显示,中国当天成功试飞了一款“令人震惊”的高性能有人驾驶第六代隐身战斗机,并由歼-20战斗机伴飞。报道称,这次出现的新型战机采用无尾翼设计,主要是为显著降低飞机在不同波段和各角度的雷达信号。这种设计还可以提高气动效率,通过减少空气阻力,可以为持续高速飞行和巡航飞行提供更好的性能。美国《航空周刊》则注意到,这种新型战机采用了相对罕见的三台发动机提供动力,“机翼下方可以看到两个方形的进气道,第三个进气道位于机身上方”。“动力”网站刊文认为,这种中国新型战斗机将能够在没有加油机支持的情况下,“在远离基地的空域进行长时间盘旋”,“对美国加油机、运输机、预警机、侦察机以及前沿部署的盟军舰艇和地面部队都有实际影响”。“动力”网站还称,在上述飞机之前,中国还首飞了另一款采用无尾布局的六代机,不同的是,该机采用双发设计,气动布局也不同。作为替代机型,相对于第五代战斗机,第六代战斗机拥有更强的隐身性能和态势感知能力,在动力系统和火力方面也将有更好的表现,以适应未来战争,总而言之,第六代战斗机综合作战能力更强。第五代战机服役后,分析认为,按照装备发展的角度,列装第五代战斗机的国家一般都会对第六代战斗机展开研究,因此,中美俄列装第五代战斗机后,哪个国家最先推出第六代战斗机成为关注的焦点。目前,日英意已经宣布将联合研制新一代战斗机“全球作战空中计划”,该项目以英国2018年提出的“暴风”六代机计划为基础研发,结合英国、日本和意大利的最新航空技术成果,目标是在2035年前部署这款未来战斗机。而法德西三国也提出了新一代战斗机计划——“未来空中作战系统”,相关开发工作计划在2035年之前完成。除了战斗机,中国在特种飞机上也可能取得新突破。《大众日报》近日刊文称,据多家媒体报道,除了两种六代机和四川舰下水,另外还有一种“默默无闻”的飞机出现了,就是空警-3000。预警机是现代空战中的重要装备,它是空中作战指挥中枢,不仅作为预警探测平台,还是各类信息、各种装备实现互联的重要手段,被誉为“空中帅府”,是现代化战略空军的关键装备。此前,中国公开了多款预警机,包括空警-2000、空警-200以及空警-500,并且在防务展上展示多款外贸型预警机。中国此前曾推出基于伊尔-76平台的大型预警机——空警-2000,之后推出的多款预警机均基于运-89中型运输机,随着运-20的研制成功和批量生产,是否会推出基于运-20平台的大型预警机引发猜测。《联合早报》近日刊文称,“2024年末,中国军工突然开启暴走模式,一口气亮出了两款疑似第六代战机,一款空警-3000预警机,以及全球首艘搭载电磁弹射的076两栖攻击舰。”《联合早报》刊文指出,中国在高科技武器平台领域已开始摆脱对其他国家的模仿,进入自主创新阶段是不争的事实。(摘编自澎湃新闻 文/南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