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世界,最终以一个“乱”字收场。但乱云飞渡之间,一个奋发进取、积极有为的中国,正努力为这个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宝贵的稳定性。
2024年的中国外交亮点鲜明,成绩有目共睹。
这一年,中国作为“全球南方”的一员,重视与发展同“全球南方”的务实合作。
在北京举行的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全球南方”开放包容合作倡议和支持“全球南方”合作八项举措。立足发展中国家的合理关切,中国同非洲、阿拉伯世界,以及拉美国家在经贸、人工智能、气候变化、“一带一路”建设等诸多领域的合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这一年,中国采取诸多新举措,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大幅“瘦身”,将限制措施条目由31条压减至29条,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实现“清零”;免签国家范围扩大至38国,过境免签政策不断优化升级,助力“China Travel(中国游)”风靡全球。“这表明,中国的对外开放有了新思路,开放力度不断加大。而在与世界的交往中,中国的自信心也不断上升。”吴心伯说。
这一年,中国为推动世界和平,继续践行着中国特色的问题解决之道。
5月,中国与巴西达成有关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六点共识;7月,在中国的推动之下,世界见证了巴勒斯坦14个派别实现内部和解,共同签署《北京宣言》;在巴以冲突问题上,中国坚持2023年11月发布的《中国关于解决巴以冲突的立场文件》,提出“三步走”的中方倡议……
这一年,中国同周边大国增信释疑,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与改善了双边关系。
习近平与印度总理莫迪的会面,打破了中印关系的僵局。而后的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23次会晤进行实质性讨论,并达成六点共识,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中日再次确认全面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以及就核污染水排海问题达成四点共识,也得到了世界的肯定。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认为,展望2025年,乃至更远的未来,在与世界一同寻找一个更确定的未来的道路上,中国外交大有可为,“继续秉持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做好和平、发展、合作这三篇文章”。
“和平”是2024年中国外交的一个发力点,而未来也依然是。“维持全球的战略稳定,涉及世界主要大国之间的关系。围绕‘和平’这篇文章,中国将继续在国际冲突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在地区热点危机中发挥调停作用,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吴心伯说。正如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2024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上所说的,以中国的稳定性为全球战略稳定提供有力支撑,以中国的确定性应对世界上所有的不确定因素,同时践行中国特色热点问题解决之道。
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一直是中国的第一要务。与此同时,在与世界的互动中,中国的发展也推动着全球经济朝着更为深度的合作迈进。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最多的国家,中国将继续做好“发展”这篇文章,积极通过自身发展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推动双边和多边层面的经贸合作,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为世界提供新的机遇。
中国不仅在联合国的体系内推动与世界各国的合作,还要通过金砖机制、二十国集团(G20)、上合组织等平台推动与周边国家、“全球南方”,乃至西方国家在全球治理等方面的合作。
习近平的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饱含中国人民团结自强、积极进取的精神,彰显中国张开双臂拥抱全球合作、共同推进人类事业的天下情怀。国际主流媒体立即抓住了这篇新年贺词中的关键词——“信心”。面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挑战,面对新旧动能转换的压力,中国有保持信心、克服困难的志气、锐气和底气。
一个生机盎然、有条不紊的中国,毫不意外地成为世界动荡变局中的稳定之锚。最新公布的2024年1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等三大指数均位于扩张区间,验证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无论是在重重内外压力下交出回暖向好的经济成绩单,还是在“脱钩断链”逆风中坚持高水平开放的改革路线图,中国的强大精神内核和卓越执行力,带给世界的是安全感和正能量。
2025新年第一天,身披“闪耀中国红”的国产大飞机C919首次执飞沪港定期商业航班,国产大飞机迎来“更加繁忙”的一年。全球最快高铁列车CR450动车组样车亮相,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将进行首飞、我国与欧空局合作的“微笑”卫星也将升空。中国自主创新的步伐按下“快进键”,一个“新”潮澎湃的中国,不只为我们描绘出一个更具科幻感的未来,也将有力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中国做好自己的事,为自己的百姓谋幸福,就是大国责任感的最好兑现。与此同时,中国也努力为世界提供“增量”市场机会。这些举措,既有利于激活、扩大国内需求,更展现了中国开放包容、同世界合作共赢的坚定决心。
新的一年,国际局势既有能够想象的困难,也有无法预测的风险。面对绵延拖沓的地缘纷争乃至冲突,中国将坚定做和平的力量,以中国的确定性应对世界上的不确定因素,为热点问题的政治解决继续发挥建设性作用。面对全球挑战,中国将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2025年,中国脚步不会停歇,与各国寻求最大合作公约数的原则不会改变。无论是认真做事的中国,还是开放友善的中国,与世界持续的价值共鸣,提升着人类携手共建未来的信心。(摘编自上观新闻 文/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