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媒披露俄机密文件

  •     自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宣布在乌克兰开展“特别军事行动”以来,俄乌冲突全面爆发已超过1000天,旷日持久的军事冲突达33个月之久。和谈的呼声多次响起,随着特朗普即将再次入主白宫,疲惫不堪的俄乌双方都有加入新谈判的可能。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主任李立凡分析认为,未来的局势纵然扑朔迷离,但和平的积极信号已经显现。
        另一方面,随着俄罗斯与北约的较量白热化,英媒开始鼓吹,一旦俄罗斯与北约开战,将首先进攻日韩。有分析指出,亚洲已经逐渐成为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以及反对北约立场的核心。
    停火止战势头累积
        2024年是俄乌战场战情演变最大的一年。2024年2月,乌军宣布自阿夫杰耶夫卡撤退,俄军向哈尔科夫、沃尔昌斯克地区推进,双方陷入长时间的拉锯战。随后,俄乌冲突进入了一个相对僵持的阶段,在乌东顿巴斯地区,俄罗斯军队加速推进,乌军只能处于被动防御的态势。8月7日,乌军突袭俄罗斯的库尔斯克。11月美国大选结果出炉后,俄乌前线交战持续出现升级的迹象,无人机、导弹等远程攻击的规模及力度日益增大。
        2024年以来,在战事中陷入高度疲惫的俄乌双方频繁提及和谈。克里姆林宫方面表示,希望乌克兰保持中立、不结盟,并期待西方取消所有对俄制裁。10月,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公布所谓的“胜利计划”,表示期待冲突或可在2025年结束。
        俄乌冲突给俄罗斯经济带来严峻挑战。俄罗斯总统普京近日表示,俄经济继续保持增长,预计2024年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3.9%。他的观点基于俄罗斯在能源领域的“顽强贡献”。
        欧洲国家虽然力求加快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但俄罗斯通过“影子船队”
    及打折销售、强化对东方国家能源出口等措施规避制裁,发展自身经济。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罗斯通过与周边南方国家和中印等国在能源及粮食的贸易,舒缓了国内困境。
        但金融市场的突发压力对俄罗斯整体经济大环境产生影响。2024年11月28日开始,俄罗斯卢布大幅贬值,美元兑卢布汇率自2022年3月16日以来首次突破1:110大关,市场汇率上涨了4.26%。俄罗斯央行紧急采取措施降低波动幅度,暂停在国内市场购买外币。近一年来,俄罗斯央行不断提升关键利率,但卢布汇率似乎依然难以走强。
        此外,俄罗斯经济还面临产业不平衡、通胀压力大、劳动力短缺等诸多挑战,要实现持续增长仍面临不少风险,未来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恐怕将进一步受到影响。
        乌克兰的经济也受到重创。根据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最新报告,2024年乌克兰经济预计将增长3.0%,这一数字较2023年的5.3%有所下降。
        长期消耗战的前景以及外部融资疑虑重燃带来新的挑战,国内需求有限、劳动力短缺和投资不足也可能限制增长前景。虽然沿着海岸线开辟了一条新的黑海出口走廊,消除了乌克兰出口农产品和其他大宗商品(如金属和矿石)的不确定性,但风险仍然很高。由于冲突造成国家人口的负增长,长期依赖西方援助的乌克兰还面临基础设施遭到破坏的风险,给经济发展带来阴影。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近日表示,当前围绕乌克兰问题的形势正在发生变化。冲突双方均对外释放政治信号,表示愿意开展谈判。国际社会的讨论也越来越向谈判聚焦,向和平靠拢。这充分说明停火止战、恢复和平的势头正在累积。
    日韩成“首要目标”?
        另一方面,随着俄罗斯与北约的较量白热化,英媒开始鼓吹,一旦俄罗斯与北约开战,将首先进攻日韩。英国《金融时报》披露俄罗斯外泄的机密文件显示,俄罗斯担心一旦与北约开战,其东部疆域或遭美国及其区域盟友攻击而成为弱点,俄军因此计划在此情况下“预先打击日本和韩国”。外媒分析称,亚洲已经逐渐成为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以及反对北约立场上的核心。
        据报道,这些机密文件取自29份俄军军事档案,时间横跨2008年至2014年,主要内容为“应对俄罗斯东部边境的潜在冲突”。
        报道称,相关计划选定160个潜在攻击目标。其中,军事目标包括美国盟友日韩的中央和地区指挥部、雷达设施、空军基地和海军设施;非军事目标则包括道路、桥梁和铁路隧道等大量基础设施。该计划详细说明了如何通过打击这些目标来扰乱“作战区域内的敌方部队集结”,从而在更广泛的冲突中“保护俄罗斯的东部边境”。
        例如,据《金融时报》引述,其中一个具体计划是派遣图-160战略轰炸机,发射12枚Kh-101巡航导弹,打击日本三泽基地的奥尻岛雷达站,俄方相关军事文件宣称“打击成功率高达85%”。
    “欧洲和亚洲战场直接相关”
        事实上,作为冷战时期集团对抗的产物,北约近年来持续扩张,并持续“东进亚太”,与日韩的军事合作也日趋紧密。
        自2022年以来,日本、韩国等国一直受邀参加北约峰会,并被当作北约“全球伙伴”的一部分。韩国东亚研究所所长禹守根曾指出,在美国主导下,北约试图从大西洋延伸到太平洋,将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引入亚洲,不仅加大亚太地区安全风险,还可能打破亚太区域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减缓甚至阻碍域内国家发展。
        俄罗斯国防部长别洛乌索夫2024年12月16日在国防部会议上说,俄罗斯必须为各种情况做好准备,包括“未来10年内俄罗斯与北约可能在欧洲发生的军事冲突”。他补充说,挑起战争的将是美国领导的军事集团,而不是俄罗斯。
        对于俄罗斯而言,这种威胁不仅是一种“学说”,还表现在具体的战略对抗之中。欧洲的北约外长已开始讨论,到2030年逐步将北约的国防开支目标从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提高到3%。尤其是德国防长皮斯托留斯主张增加国防预算,他此前宣称:“若普京发动攻击,我们需要有能力发动战争。”
        有分析指出,亚洲已经逐渐成为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以及反对北约立场的核心。此前,美韩两国宣称,俄军从朝鲜招募了1.2万名士兵前往乌克兰作战。俄军于2024年11月向乌克兰发射一枚实验性弹道导弹后,普京也明确表示“乌克兰地区冲突已经呈现出全球性质”。
        曾任北约武器管制官员的智库史汀生研究中心客座学者威廉·阿尔伯克指出,外泄的文件和有关朝鲜在乌克兰军事部署的疑云都证明“欧洲和亚洲战场直接相关且密不可分”。他说,亚洲与欧洲都无法置身在对方的冲突之外。
        曾任日本防务省研究员的庆应义塾大学副教授鹤冈路人认为,如果俄罗斯使冲突在欧洲扩散,即所谓的“横向升级”,这对日本而言深具挑战。他表示:“面对与朝鲜的冲突,日本可能有时间准备并试图采取行动,至于来自欧洲的横向升级,预警时间较短,日本只有更少的选项努力避免冲突。”
    (摘编自上观新闻、直新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