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务卿布林肯1月5日抵达韩国。这看上去似乎是一次礼仪性道别之旅,但防止韩国“后弹劾政局”对美韩同盟、美日韩合作造成负面影响,无疑也是布林肯此行的重点。虽然美韩都表示将保持既定外交安全路线不变,但此话的有效期短则两周,最长也不过半年,而这恐怕才是最令美国坐立不安之处。
尹锡悦总统执政后,韩国外交一个最显著变化就是一边倒向美日等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外交。过去两年半,凡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倡导的,韩国都冲在前面表示积极支持;凡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反对的,韩国也都冲在前面极力反对。
尹锡悦政府执政期间,美国取得的最大外交成果之一大概就是韩日关系的无条件改善和美日韩三边合作的实质性同盟化。
这两者之间有着相互影响的关系。尽管韩国社会舆论压倒性地反对尹锡悦政府对日本的单方面让步政策,但尹政府始终认为,通过改善韩日关系促进美日韩关系改善,而美日韩关系改善会推动美国更加重视韩国。
据此逻辑,韩国在强征劳工等涉日历史问题和韩日军事情报保护协定等安全问题上全面让步。短短两年多时间,韩美日安全合作就已升格为一个准多边军事组织。
然而,在一切看似进展顺利的时候,尹锡悦总统于去年12月3日发起了一场失败的“紧急戒严”,结果本人也遭到国会弹劾。对此,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和常务副国务卿坎贝尔都公开表示了批评。美日高层此前接连取消了访韩行程,致使美韩、美日韩关系一度处于停摆状态。
最令华盛顿焦虑的是弹劾政局尘埃落定之后的韩国外交政策走向。
包括共同民主党在内的韩国主要在野党,过去一直对尹锡悦政府的价值观外交和选边站队外交持批评态度,甚至将尹政府的对日外交定性为“屈辱外交” “卖国外交”。在野党的外交立场也在其第一次提交给国会的弹劾案中得到了确认。
在野党的主张立即引起美国对韩国未来对外政策走向的忧虑。因为韩国若在短期内举行大选,目前处于领先地位的共同民主党和党首李在明很有可能掌握政权。共同民主党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在第二次弹劾案中删除了相关外交立场的表述。这还不够,美国驻韩大使戈德堡去年12月23日专门拜访李在明,当场获得李在明公开表示继续发展韩美、韩美日合作关系的承诺。这次布林肯来访无疑也包含同一目的。
事实上,在韩国忙于收拾政治乱局的时候,美国最应该做的不是对韩继续施加外交压力,而是反思美国过去的施压外交在多大程度上造成了今天韩国国内的政治乱局。(摘编自《环球时报》 文/詹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