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非两国对法国下“逐客令”

  •     步入2025年之际,西非国家科特迪瓦和塞内加尔同时向法国“发难”:在新年致辞中,两国总统不约而同地单方面宣布要求法国撤走驻军。这两国成为继马里、布基纳法索、尼日尔、乍得后,最新要求前宗主国军队离开的非洲国家。
        法国从前殖民地的“撤军潮”与非洲中西部地区“政变潮”几乎同期发生,并非偶然。二者错综复杂的因果关系,非洲尤其是萨赫勒地区日益严峻的安全局势,法国对非战略的必然转型,都决定了长期驻军实乃双方“你不情我不愿”之事。然而作为多方势力竞相争夺的战略要地,后法军时代非洲的地区安全前景恐将更加复杂。
        2024年最后一天,科特迪瓦总统阿拉萨内·德拉马内·瓦塔拉与塞内加尔总统巴西鲁·迪奥马耶·法耶都在新年致辞中官宣了要让法国从2025年开始撤军的消息。两国都是法国前殖民地,同一年(1960年)正式独立,都是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ECOWAS,简称“西共体”)和法语国家组织成员,也都与法国保持着特殊的外交和安全关系。
        然而两国不约而同的做法背后仍存在差别,产生的效果亦不尽相同。法耶“要求武装力量部长提出防务与安全合作新方案,自2025年起终结在塞内加尔的所有外国军事存在”,其实延续了他在去年11月底接受法国《世界报》采访时所说的“塞内加尔不会再有法国驻军”的立场。去年12月27日,塞总理奥斯曼·松科也披露塞政府将“关闭所有外国军事基地”。
        换言之,法耶的新年致辞不过是再度确认了撤出法军的消息,并给出了明确的时间表——2025年底之前完成法国在塞驻军350人的全部撤出。相比之下,瓦塔拉代表科政府的声明更令外界感到突然和惊讶:一方面,对公众而言这一消息并无先兆;另一方面,科特迪瓦是法国在西非地区现存规模最大的驻军所在国,累计约600人。
        从对外宣称的理由来看,法耶早在去年3月代表反对派当选塞总统后,便强调“主权”,而对外国的依赖特别是外国军事基地的存在,在他眼中与塞独立主权相抵触。瓦塔拉并没有突出主权完整,而是侧重于科本国军队“卓有成效的现代化”,指出“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决定协调且有组织地撤走法国军队”,包括在今年1月接管法军驻扎的布埃港海军陆战队第43营营地。
        科、塞两国元首同日表态,是近年来法国在非洲军事力量部署持续收缩、撤离的最新例证:2022年至2023年,西非萨赫勒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政变三国”马里、布基纳法索、尼日尔在18个月内“撵走”法军;曾经的“可靠盟友”乍得也转眼变脸,在去年11月底送走来访的时任法国外长巴罗后,当天单方面宣布终止与法国的防务合作协议、驱赶该国1000名法国驻军。
        非洲法语区国家的军事基地和常驻法军,是法国在20世纪60年代各国独立运动中留下的“历史遗产”。多数前殖民地国家获得主权后,与法国签署了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合作等协议,允许这些国家“要求”法国提供军事援助。而现如今超过70%的非洲国家将法军撤走,其实是法非双方都无意维持现状的必然结果。
        上述非洲国家明显的共同特点在于,它们都是率先单方面对外“要求”法国撤军,并非与后者达成一致后的“联合声明”,措辞看起来也不像事先与法国做过沟通,以致法方多次迟滞回应。另一个相似点则是除了最近的塞内加尔与科特迪瓦,其它国家都属于名副其实的西非“政变地带”——近几年要么公开政变,要么一度“变相政变”(乍得)。
        由此可见,这些非洲国家日益增长的反法情绪是它们不再欢迎法军的直接原因。基于遭受殖民的屈辱和血泪史,不少当地民众对法军天然地心存反感,认为本国并未完全获得独立主权。近期该地区的安全危机不仅引发多国相继政变,还消磨了他们对法军的寄望和耐心:批评者认为,法国驻军并未实现培训当地军队、提高驻在国反恐能力、维护地区和平的目标,反而是巴黎当局维系影响力、保护亲法政权的工具。
        另一方面,马克龙政府亦深感传统的长期驻军模式正在成为法国海外利益的负资产,压缩驻军规模、调整对非整体外交和军事战略,恰恰是法国试图重塑其在非洲政治和军事影响力的努力。
        事实上,由于国防预算限制和地缘战略重心调整,数十年来法国持续压缩在非洲的驻军规模。多年前法国外交部门便提议永久关闭海外军事基地,可国防部和军方出于征兵、在地情报收集、危机处理、军事合作等目的持反对态度。如今形势比人强,国际“竞争对手”(尤其是俄罗斯)积极介入非洲安全事务,利用法国驻军的事实开展“认知战”,为当地反法情绪火上浇油,客观上恶化了法国与非洲法语国家的关系。
        出于“止损反弹”目的,法国必须改变策略。2023年2月马克龙访非前夕的讲话,标志着其“新非洲策略”的出炉,内容包括减少驻军、改变军事援助策略、突破援助模式、归还文物、调查殖民历史问题。既然原有驻军机制已变得“你不情我不愿”,法军先后被不同国家请走就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据悉,随着塞、科两国下达“逐客令”,法国在非洲仅剩东海岸国家吉布提的1500人驻军,以及在加蓬的350人。
        具体到尤为敏感的中非和西非地区,据去年法新社和路透社掌握的消息,法国原计划将驻军从2200人压缩至600人,即乍得300人,科特迪瓦、塞内加尔、加蓬各100人。不料前三国在去年底都要法军彻底离开,意味着法国只能保留在加蓬的少数驻军。由此,两年前还因“新月形沙丘”行动增派5000名法军士兵的萨赫勒地区,将要把法军彻底“清零”。
        无论是法国还是整个欧盟,加强非洲地区国家自身的维安、反恐能力建设,继续培训各国军队,当然符合各方利益。但要实现这一点,必须要重新赢得这些国家的信任,法国更需要认真思考、重新定位其与前殖民地国家的关系,特别是妥善处理历史包袱。正如欧洲议会外事委员会去年12月20日发文所说:“法国需要关闭这一页历史篇章,走向下一页。”
    (摘编自澎湃新闻  文/胡毓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