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何在中东陷入战略困境
-
新一轮巴以冲突中美国的态度瞻前顾后,一面急于“灭火”,一面却又在不断“浇油”,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中东战略目标的混乱与矛盾。
美国的中东战略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风向标,其在中东的战略困境折射出当下美国全球霸权的衰落。仔细看,美国当下在中东陷入战略困境的因素十分复杂,既有客观层面百年变局的推动,又有主观层面长期以来美国中东政策所积累的恶果以及当下美国战略研判所出现的失误,这种困局并非一朝一夕形成,也非单一事件所致,而是具有着历史的必然性。
首先从美国的全球战略层面看,现阶段美国希望在中东进行战略收缩从而将更多战略资源用于遏制中国与俄罗斯,但当下美国的国家利益却要求美国要在中东地区进行更多战略投入与军事扩张。2021年自从美国仓皇从阿富汗撤军后,美国国内战略界就美国是否应该继续施行在中东的战略收缩展开过争论,部分学者认为当下美国应当加大对中东的战略投入而非是继续战略收缩。如美国学者霍华德·沙茨、兰德公司资深政策分析师雪莉·卡尔伯森等均认为,历史一再证明中东地区对美国全球利益的重要性,美国不应忽视美国在中东全球战略中的作用,中东问题将对世界其他地区产生溢出效应。
近些年来美国的中东战略缺乏政策统一性,使美军以及美国外交官疲于奔命,其政策甚至可能会在实施过程中偏离预定目标,当下美国应当重塑自身的中东战略框架。更进一步地,就如何实现战略目标美国战略界亦有分歧,多数观点认为,美国应该更多使用外交手段来解决中东的复杂问题,其代表人物就是美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该观点认为,“9·11”事件后,美国在中东陷入了“介入—撤军—介入”的历史死循环,周而复始,无穷无尽。大到战争,小到不计其数的军事行动,美国可以凭借军事力量实现政权更迭,却又会在国家重建中一步步迷失方向。与之相对,另一种观点认为,美国应加大对中东地区的军事投入。对美国而言,中东地区是全球唯一缺少安全联盟的重要板块,美国应当推动构建“地区战略安全联盟”,唯有如此方可应对该地区日益激烈的大国竞争。近年来,北约在中东的拓展以及特朗普与拜登政府均力图拼凑的“中东版北约”也是出于这种战略构想。
具体来看,新一轮巴以冲突后,美国务院按优先等级提出了以下目标:“提升以色列的自卫能力” “阻止更大范围的区域战争” “解救人质、保卫战火中的平民以及开展人道主义救援”与“加强与区域国家合作并就加沙战后重建达成共识”等。但正如2024年7月美国资深外交政策学者布莱恩·卡图里斯在其研究报告中所指出的,当下美国除了第一个目标(提升以色列的自卫能力)完成尚可外,距离其余目标实现越来越远,在实现过程中这些目标表现出混乱性与矛盾性。
美国战略目标的矛盾性令其中东政策举步维艰,饱受诟病。以美国对以色列的政策与对胡塞武装的政策为例。美国大规模军援以色列,多次在联合国安理会使用否决权力挺以色列,但美国却又欲对部分以色列军队(耶胡达胜利营)进行制裁。目前美国已无法有效约束以色列右翼势力的军事冒险,地区逐渐陷入螺旋式的安全困境,进而会引发更加严重的区域冲突风险与人道主义危机。
美国对胡塞武装的态度也颇为矛盾。面对红海危机的升级,尤其是胡塞武装频频袭击美国军舰与商船,美国发动了“繁荣卫士”的护航行动并多次对胡塞武装进行军事威慑,但因为担心卷入更大范围的区域冲突,美国对其打击始终是象征与恫吓意味大于实际效果。基于美国目前国内政治环境以及特朗普本人与其外交与安全团队的政治主张,特朗普政府的中东政策大概率会提升以色列的军事威慑能力并将进一步削减对巴勒斯坦难民的援助力度,中东地区秩序将会进一步失衡。
(摘编自《军事文摘》 文/李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