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朴实家书 架起连心桥梁
-
随着通信科技高速发展,微信等新媒体平台逐渐代替书信,在给人们工作生活带来诸多快捷和方便的同时,也让书信渐渐远离生活。在绝大多数官兵眼中,写信已经落伍,甚或完全被遗忘。为此,武警北京总队某支队近日组织全体官兵以书写家信的方式重新提笔,并指导大家如何写家信,从而弘扬传统文化,努力营造良好的写信氛围,让写家信重新“回炉”。
近日,该支队开展“感恩父母、见证成长”新春寄家书活动,通过一封支队、大队、中队对家长的感谢信,一封本人亲自手写的感恩家书、一段个人和集体的拜年视频、一张反映军旅生活的微笑照片,让每名官兵用最传统、最朴实的方式,把内心最真实感情表达出来,用家书搭建起官兵与家长的“千里连心桥”,催生出官兵踏实工作的内在动力。
从鱼雁传书到竹简素帛,家书承载着历史,寄托着情愫。通过家书这种最传统、最朴实的方式,让官兵把平日与父母视频通话中不好意思表达的“爱”与“感恩”在信中全盘托出。字里行间是数不尽的思念,是一年以来的成长进步,是每一名官兵安心扎根军营,矢志岗位建功的坚定意志。
平日里难以表达的情感,在官兵的笔尖真情流露。各中队干部积极引导官兵在家信中“说出心声、道出成长、晒出幸福”,切实让官兵的思家情绪得以释放,鼓励他们把自己想对父母说的话,用充满情感温度的文字表达出来,把敛于心中的情感浓缩在文字中,传递给远方的父母,送上一份温馨的祝福。
“爸妈,我今年获得‘四有’表彰啦,现在的我不仅喜欢读书,还跑得动三公里,拉得动单杠,更为关键的是我明白了身上的责任,现在我的目标是考学!”列兵解鸿碧满是自豪地将一年来的收获写进家书。
每一张笑脸都见证成长,每一段视频都彰显欢乐。用微笑传递爱心、用鼓励激励进步,一张张阳光的笑脸,拉近了部队、家属心与心的距离。薄薄的一封家书,写下的是心意,传递的是真情,而父母欣慰的笑容、肯定的言语、感动的泪水,更是激励官兵奋斗的不竭动力。
通过组织开展寄家书活动,不仅让官兵向远在家乡的父母送去了成长进步的喜悦,更彰显了他们厚植家国情怀,不忘来时初心的使命担当。官兵纷纷表示:一定不辜负领导与家人的深切期盼与嘱托,在新的一年里,以积极的行动投入到中队的执勤、工作、学习、训练中去,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