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习近平指出,中俄关系具有强大内生动力和独特战略价值,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受任何第三方影响。普京表示,发展对华关系是俄方着眼长远作出的战略选择,绝非权宜之计,不受一时一事影响,不受外部因素干扰。普京介绍了俄美接触最新情况和俄方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的原则立场。习近平强调,中方乐见俄罗斯及有关各方为化解危机作出积极努力。俄罗斯《莫斯科共青团员报》网站24日援引分析称,俄中两国是国际事务中的重要稳定因素。中国一直为解决乌克兰危机而积极努力,提出一系列有益倡议和主张。
“中方乐见俄罗斯及有关各方为化解危机作出积极努力”
24日,习近平在与普京的通话中指出,中国春节前夕我同总统先生视频会晤,对全年中俄关系发展作出规划引领,就一系列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加强协调。两国各部门正按照我们达成的共识,稳步推进各领域合作,包括开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历史和现实昭示我们,中俄是搬不走的好邻居,是患难与共、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真朋友。习近平指出,中俄两国的发展战略和外交政策是管长远的。任凭国际风云变幻,中俄关系都将从容前行,为各自发展振兴助力,为国际关系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
普京表示,俄方高度重视对华关系,期待同中方在新的一年保持高层交往,深化务实合作,共同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和中国人民抗战胜利80周年。当前形势下,俄中保持密切沟通符合两国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精神,也将释放俄中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稳定作用的积极信号。
普京介绍了俄美接触最新情况和俄方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的原则立场,表示俄方致力于消除俄乌冲突根源,达成可持续和长久的和平方案。
习近平强调,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之初,我就提出解决危机的“四个应该”等基本主张。去年9月,中国同巴西一道,会同部分“全球南方”国家成立乌克兰危机“和平之友”小组,为推动危机政治解决营造氛围、积累条件。中方乐见俄罗斯及有关各方为化解危机作出积极努力。
据俄卫星通讯社报道,克里姆林宫方面24日介绍,双方的电话交谈热情又友好。路透社24日称,这是中俄领导人今年的第二次会谈。1月21日,习近平同普京举行视频会晤。俄罗斯《观点报》当时报道说,两国元首在会晤中总结了过去一年两国关系发展取得的成果,并对未来的计划进行讨论。
俄人民友谊大学副教授、国际问题专家奥列格·季莫费耶夫24日表示,俄中两国对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和维护全球战略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两国元首通话有助于为两国关系发展和全球事务带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中国始终对促进乌克兰问题解决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可在此过程中发挥更大建设性作用。
这通电话值得细读细品
时事评论员管姚分析指出,这是中俄元首在不到五周内再度进行高层沟通,是两位元首规划引领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并强力推动其保持高位运行的延续。同时,这也是中俄元首再次就一系列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加强协调沟通,是两位元首高度互信与良好工作关系的再次见证。
外界尤其关注这次通话的时间节点。众所周知,2月24日是俄乌冲突爆发三周年。同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已飞往华盛顿,将与美国总统会晤,而英国首相斯塔默近日也将访问白宫。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甚至用了这个扎眼标题:在美西方世界面临历史转折点之际,英法领导人赶往华盛顿。包括白宫发言人在内,美方这两天频频有高官在就此放风造势,美俄已就解决乌克兰危机实现停火止战,接近达成协议。
值得注意的是,新华社通稿指出,中国元首是应约通话,显示这次电话沟通由俄总统发起,这也意味着,在这个重大时间节点,普京总统作出了主动抉择,及时向中方作战略通报。管姚认为,这篇通话稿信息量极大,值得细读细品。
在通话中,中国元首强调,中俄关系具有强大内生动力和独特战略价值,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受任何第三方影响。中俄两国的发展战略和外交政策是管长远的。而普京总统也指出,发展对华关系是俄方着眼长远作出的战略选择,绝非权宜之计,不受一时一事影响,不受外部因素干扰。对此,管姚表示,中俄元首的这几句着力强调堪称“题眼”,是这次通话最重磅的核心信息之一。
管姚认为,强调不受任何第三方影响、不受外部因素干扰,其意涵指向是相同的,中俄元首是在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阐释中俄关系的内生动力与战略价值,但基于共同出发点:那就是对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认同与投入,这也正是两位元首高度互信与战略默契的体现。在当前的战略博弈与舆论环境下,这就是中俄元首一锤定音,再次就中俄关系的确定性与稳定性,对外释放最明确信息,并以此有力回击美西方舆论场上有关中俄关系甚嚣尘上的各种误读误判。
管姚此前曾指出,随着美俄谈判的启动,美俄关系全面重启乃至美方松动对俄制裁是大概率事件,但当下美西方舆论场上,也有一种论调在持续不断地放大传播:那就是美俄关系的升温,必然会以中俄关系为代价,甚至不排除未来美俄会拿中国作交易,特朗普要在中俄之间主动打入“楔子”,要联手普京共同“对付”中方云云。管姚评论称,这就是最典型的零和博弈思维,是基于阵营对抗,来观照美中俄大三角关系,逼迫非此即彼的选边站。CNN此前的评论标题称,在特朗普转向俄罗斯之后,中国“最害怕”什么?中国为什么要“害怕”?在管姚看来,这就是美西方刻意鼓噪的伪命题,完全对中俄关系的韧性与基本面选择性无视。
管姚表示,现在中俄元首顶层发声,中俄关系放眼未来,绝不是基于交易思维的一锤子买卖,中俄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就是两个全球性大国的外交主线,是长期战略,不会受一时一事影响,也不受外部因素干扰。这样看来,西方舆论场上对中俄关系走向的臆测鼓噪与误读误判,诸如“中国害怕论” “中俄楔子论”之类,大可休矣。如果还有西方政客执迷不悟,甚至盘算利用美俄关系“离间”中俄,奉劝他们趁早死了这条心。(摘编自环球网、直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