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封面
欧盟也“盯上”乌克兰矿产?
-
“我不会提供太多的安全保障,我们将让欧洲这样做,因为我们将欧洲视为隔壁的邻居。”当地时间2月26日,谈及乌克兰问题时,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首次内阁会议上如此说道。据英国《卫报》和乌克兰媒体“RBC-乌克兰”报道,特朗普表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预计将来到华盛顿签署一项框架协议,允许美国分享乌克兰的矿产资源。但他坚称美国不会向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并强调欧洲应该承担起这一责任,因为这符合欧洲的利益。同时,他指出,美国将努力确保一切按计划进行,因为乌克兰拥有许多对美国很重要的稀土金属。泽连斯基“且行且退”日前,泽连斯基对于美方要求其签署的矿产协议,内心是拒绝的,还一度招致特朗普痛骂。在乌方看来,协议草案缺乏对乌安全保障。更过分的是,美国“狮子大开口”,要求乌方提供价值5000亿美元的稀土等资源,来“偿还”美国援助。泽连斯基始终强调,美国仅向乌方提供约1000亿美元援助。他还“硬气”地表示,不会签署一份将由十代乌克兰人买单的文件。但局势的发展瞬息万变。新华社援引美国媒体报道称,美乌已就矿产协议达成一致,泽连斯基2月28日将赴美签署。美媒披露,最新协议不再包括乌克兰向美国所拥有的基金注资5000亿美元的内容,也不再要求乌方以两倍数额偿还未来任何美对乌援助。美乌将共同设立基金,乌方会将本国石油、天然气、矿产等资源未来收益的50%注入该基金。美国将最大程度地拥有该基金产生的经济利益,将部分收入用于对乌克兰的再投资。
据称,协议未涉及美国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的内容,特朗普与泽连斯基将在会面时讨论该议题。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乌克兰研究室主任赵会荣认为,矿产协议取得进展,可从几方面看。
从乌克兰角度,它处于同美方交易的弱势地位。泽连斯基既要从国家利益出发,与美国讨价还价,又要从政权利益出发,对国内有所交代。在此背景下,泽连斯基不得不“且行且退”——在帮助西方推进“抗俄”战略目标时向前迈进;但在具体利益的博弈中却步步后退。说到底,乌克兰不占据主导地位,必须求着美欧,只有符合西方利益时,后者才会适度伸出援手。从美国角度,特朗普政府对乌克兰施加了压力。先是特朗普的“骂战”,后有舆论披露美国威胁切断对乌“星链”网络服务。赵会荣指出,当美国对乌施加足够压力时,乌克兰政策调整的速度就会加快,做出妥协的幅度会更大。从新协议本身的角度,乌克兰消息人士认为,它“删除了乌克兰所有不可接受的条款”,一定程度上顾及了乌方利益。不过在赵会荣看来,乌克兰经济、军事都依赖美国,注定要做出更大让步。特朗普也是看准这点,先以“天价”相逼,再向乌方提出一个相对现实的要价。当前最关键的是,对于乌克兰心心念念的安全保障问题,美乌各有算计。乌克兰最初“胜利计划”的想法是,考虑到相当大一部分矿产处于俄控区,打算利用“稀土换援助”将美欧深度绑定到俄乌对抗之中。而特朗普政府一方面不愿卷入冲突,一方面希望借协议实现对乌控制,加强对乌资源的主导权。“因此,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合同,而会围绕安全保障、协议执行等细节进行深度博弈。”赵会荣指出,一些敏感条款甚至可能不会公布,而在幕后达成君子协定。特朗普言论与欧洲诉求相悖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的最新言论,与乌克兰及欧洲国家的诉求相悖。2月24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和特朗普在白宫会晤后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马克龙多次提到安全保障问题,但特朗普对此保持沉默。《卫报》称,英国首相斯塔默2月26日在飞往华盛顿的飞机上警告说,除非美国提供安全保障,否则俄罗斯可能再次“入侵”乌克兰。他还说,派兵乌克兰的决定“经过深思熟虑,并非轻率之举”。据美媒此前报道,有欧洲官员表示,英国和法国正在制定一项计划,如果俄罗斯和乌克兰达成停火协议,英法将向乌克兰部署多达3万名欧洲维和人员。但英法两国均强调,此计划需要美国的支持。在内阁会议上,特朗普明确表示:英法可以派遣所谓的“维和部队”,但他不会插手此事。《纽约时报》分析认为,特朗普断然拒绝承诺任何安全保障,可能加深了欧洲的担忧,即特朗普实际上已经改变了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并正在寻求与俄罗斯实现更广泛的关系正常化。欧洲可能会发现自己与特朗普站在相反立场,并对此深感不安。更值得玩味的是,在美乌就矿产协议上演“拉锯”之际,舆论曝出一条欧盟也“盯上”乌克兰矿产的消息。新华社援引乌克兰媒体2月25日报道,欧盟2月24日向乌政府递交了一份“互惠”的矿产合作协议。但之后,欧委会发言人雷格尼尔否认上述报道。一时间,“美欧是否在乌争夺资源”变得扑朔迷离。赵会荣认为,在美欧关系出现裂痕时,上述消息传递几个信号。第一,乌克兰的矿产资源对欧洲、美国无疑都具有巨大吸引力,乌克兰可提供欧盟21种关键矿产,对欧洲能源转型、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况且,欧洲在支持乌克兰的过程中付出巨大代价,若在冲突结束后得不到补偿,恐怕会难以接受。第二,特朗普加快与俄罗斯的协调过程,令欧洲不安。当前欧洲对内面临“政治碎片化”、对外面临“美国优先”等挑战。因此出于地缘博弈考虑,欧洲需要在事关乌克兰未来的谈判中争取利益,争取资源,通过对冲和制衡美国来与之周旋,增强国际事务中的自主性。彻底和解仍有困难如果说“美欧夺矿”真相尚且不详,那么最近美欧在联合国会议上显现的裂痕已然实锤。当地时间2月24日,联合国大会和联合国安理会先后表决通过3份涉俄乌冲突的决议草案,其间出现罕见一幕:美国和俄罗斯站在一起,反对美国的欧洲盟友和乌克兰。有评论称,伊拉克战争以来,美欧从未在联合国舞台上出现如此严重的分裂。赵会荣指出,这一事件中,美欧对于俄乌冲突的定性截然不同,凸显美欧不同的意图——美国不愿对冲突再做纠缠,只想尽快脱身,而欧洲倾向于以传统的多边外交方式稳妥解决冲突。在赵会荣看来,最近一系列事态,体现美欧之间的三重博弈。一是权力和利益之争。美国将自己定位为全球霸主,一边忙于从俄乌冲突中抽身,一边巩固对欧洲的主导权。在未来的国际秩序安排中,美国想进一步占得先机。而欧洲更多关注地区安全,力求避免在全球权力之争中被边缘化,防止美俄单独定夺一切并主导欧洲未来秩序。二是外交策略之争。特朗普走的是单边主义、现实主义路线,注重的是短期达成“冻结”冲突目标,并由美国主导下一步的战和进程。欧洲的长远和平并非其优先考虑。而欧洲坚持通过多边主义解决冲突,着眼于地区长期和平。在欧洲看来,俄罗斯的“威胁”远未解决。三是政治结构之争。美欧作为两大政治力量,目前内部政治生态和结构并不相同。特朗普在国内政治中的地位以及较小的阻力,使其顺利推进某些“激进政策”。但欧洲内部政治生态复杂,国际话语权有所弱化。越是在这种情形下,它越要坚持一些以往受到普遍认可的主张来增强凝聚力,例如对俄罗斯“侵略”的定性,倡导自由民主价值观等。谈及近日法英领导人相继赴美,赵会荣认为,他们一是想巩固跨大西洋关系,二是想在俄乌谈判中有一席之地。对于第二项诉求,美国会在形式上满足对方,但欧洲仍难取得主导权。此外,欧洲的经济状况也很难确保其在对乌派兵和军援问题上提供可持续的保障。至于乌克兰危机的前景,赵会荣指出,冲突的解决是一场牵涉多方的复杂博弈,欧洲和乌克兰对于俄美达成的共识做何反应仍待观察。而俄美之间就欧洲能否在乌驻军也存在分歧,在解决战争根源问题上也会展开博弈。“整体来看,冲突在朝着冻结的方向走,有达成停火协议的可能,但彻底达成和平条约预计仍有困难。”(摘编自观察者网、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