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epSeek重塑全球AI发展格局

  •     2025年1月20日,中国人工智能(AI)企业深度求索(DeepSeek)发布的开源模型DeepSeek-R1,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国际上激起千层浪,它颠覆了国际社会对AI研发“高投入、长周期”的固有认知,打破了美国对AI话语权的垄断,更被西方媒体称为“AI的斯普特尼克时刻”。
    DeepSeek是世界AI的
    “斯普特尼克时刻”
        自2022年美国ChatGPT问世并在全球引起广泛关注以来,AI大模型服务逐渐形成了“堆算力”的思维定式:想要用上更优性能的产品必须支付更高昂的费用,以覆盖整个模型训练过程中更高算力成本的支出。
        因此,当中国DeepSeek以1/18的训练成本、1/10的团队规模、不分伯仲的模型性能出现在世人面前时,在全球掀起了一场AI风暴,其震撼力不亚于两年前的ChatGPT,上至硅谷、科研院校,下至社交媒体、普通用户,全在谈论DeepSeek带来的震撼。同时,也令华尔街股票市场对斥巨资构建AI大语言模型的合理性和前景产生质疑,部分投资者开始抛售权重科技股。
        DeepSeek的R1模型在技术上实现了重要突破,通过纯深度学习方法使AI自发涌现出推理能力,在数学、代码、自然语言推理等任务上的性能比肩OpenAI的o1模型正式版。
        美国“商业内幕”网站2月2日报道称,DeepSeek这家创新实力超群的中国AI初创企业正在展现赶超美国顶级AI实验室的能力。美国科技投资家、亿万富翁马克·安德雷森将DeepSeek形容为AI的“斯普特尼克时刻”。
    中国AI开发给全球AI
    带来新的活力和机遇
        2024年底,DeepSeek发布了新一代大语言模型V3并宣布开源。这一举措让它在AI领域崭露头角。
        紧接着,在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开幕当天,DeepSeek又发布了最新开源模型R1,再次引发全球AI领域的关注热潮。
        DeepSeek-R1和DeepSeek-V3在数学、代码、自然语言推理等任务上的性能表现卓越,接近OpenAI的GPT-01正式版。然而,其训练成本却远低于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谷歌、“元”公司等美国科技巨头在AI技术上的投入。
        据悉,R1模型训练成本仅为560万美元,而目前顶尖模型的训练成本往往高达数亿美元乃至数十亿美元。
        不仅是DeepSeek在世界AI市场具有影响力,中国各大头部企业也在自主推进AI开发。近期,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云发布“通义千问”旗舰版模型Qwen2.5-Max,其性能超过DeepSeek-V3。腾讯、字节跳动、百度、华为等公司也在加紧提高AI性能。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近期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共有302款生成式AI服务在国家网信办完成备案。从大型企业到初创公司,各企业通过应用程序等,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对AI加以有效利用。DeepSeek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在国家层面推进的AI战略正结出果实。
    中国是全球AI治理的
    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
        DeepSeek以开源思维挑战传统AI行业的一些传统路径,展现中国AI技术的巨大潜力,其使用的算力能够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还可以免费使用,而且是开源的。低成本与开放性的强强联合有助于普及AI技术,为全球开发者提供了一个低成本、高效的AI开发平台,促进了全球AI技术的共享与发展。
        国际学术期刊英国《自然》杂志网站发文称,中国推出的实惠、开放的AI模型DeepSeek-R1让科学家们兴奋不已。多家海外媒体发文高度评价DeepSeek-R1模型性能,并对中国国产AI大模型坚持开源的开放共享精神表示赞赏,称其“为全球科研工作者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DeepSeek-R1的崛起不仅是中国创新的里程碑,更是一面摆在美方垄断霸权面前的“照妖镜”。当美国仍在执着于技术遏制时,中国已用行动证明,开放创新的浪潮无法阻挡,合作才是穿越技术铁幕的唯一出路。
        AI已成为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
        中国在全球AI治理上持续推动多边合作,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参与AI全球治理,于2023年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强调AI治理需要全面平衡,并倡导创造开放、包容、无障碍和非歧视的发展环境,确保所有国家都能从AI的进步中获益。
        中国还承诺于2025年底前重点面向发展中国家举办10期AI领域的研修研讨项目,成立了对应国际上的“AI安全研究所(AISI)”的“中国人工智能发展与安全研究中心”,将在上海召开2025世界AI大会,包括9月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届时将汇集AI开发人员、研究人员和从业者,共同探讨技术进步、实际应用和AI治理。中国愿在AI领域与各国共推发展、共护安全、共享成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编自中国日报网   文/陈新光  严玉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