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宫新闻秘书是个“狠人”

  •     最近,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右手出现一大块淤青,引发了外界的诸多讨论与猜测。
        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回应称,淤青是“不停握手”造成的,“特朗普总统是(美国)人民的总统,受民众爱戴”。
        此话一出,这位“史上最年轻的白宫新闻发言人”又成焦点。
        莱维特出生于1997年,金发碧眼,年轻貌美,但绝非传统意义上的“美国甜心”。
        莱维特贡献了不少怼天怼地的“名场面”。一些人称赞她逻辑清晰、反应敏捷,也有人认为她太直率,攻击性过强——这一点倒是和特朗普的风格如出一辙。
    怼天怼地的“美国甜心”
        当地时间1月28日,白宫简报室,穿着一身枣红色西装的莱维特首次“登台”。站定后,她捋了捋头发,笑着对在场的记者说:“很高兴见到各位。”   
        最初,简报室里的火药味并不浓。但没多久,莱维特便“火力全开”。在这场时长47分钟的发布会中,她抨击了美国前总统拜登的经济、民生、移民等政策,指责拜登“领导力太弱”才导致处理阿富汗撤军问题时的失败。
        发布会接近尾声时,有记者提问:“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鸡蛋价格飙升,他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来降低美国人的生活成本?”
        莱维特立即甩锅前政府:拜登政府和农业部下令杀了1亿多只鸡,导致鸡蛋短缺,“2024年美国的鸡蛋价格就上涨了65%,那时拜登正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里呼呼大睡呢”!
        莱维特一战成名,此后“越战越猛”。
        对国际盟友,她不留情面。
        当地时间2月20日晚,美国冰球队主场迎战加拿大冰球队。比赛当天下午,在白宫记者会上,有记者就这场比赛提问。莱维特竟公然称,期待“美国击败即将成为我们第51个州的加拿大”。
        对国内媒体,她更是“重拳出击”。
        美国总统特朗普1月20日签署行政令,单方面将“墨西哥湾”更名为“美国湾”。美联社不听,继续使用“墨西哥湾”这一名称。随后,白宫宣布将无限期禁止美联社记者进入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和美国总统专机“空军一号”。这可把美联社“惹毛”了,于是将莱维特及另外两名白宫官员告上法庭。
        可无论面对争议,还是面对官司,莱维特依旧我行我素。
        她上任后,一个显著改革举措是将原本属于白宫新闻秘书的前排座位改为“新媒体记者席”。特朗普总统任内,传统媒体与右翼新媒体的分歧愈发显著。此次改革标志着这种分歧加剧。
        许多老牌记者对此表示震惊,担忧此举将为“具有明显意识形态偏向的媒体”提供平台,会削弱美国新闻的公正性。
    特朗普的“头号迷妹”
        莱维特出生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小镇阿特金森,父母以经营冰淇淋车为生。
        她的童年记忆里,充斥着冰淇淋车二手零件“叮叮当当”的碰撞声和夏日街头的叫卖声。这样的成长背景塑造了莱维特对保守主义价值观的亲近感。
        她说:“我从小就明白,真正的美国精神不在华尔街,而在街角的小店和普通人的餐桌上。”
        高中毕业后,莱维特凭借垒球奖学金进入圣安塞姆学院——一所私立的天主教文科学院。尽管在学校她也参与体育活动,但她真正的兴趣在于政治和新闻。
        大学时期,她就毫不掩饰对特朗普的支持,在校报上为特朗普的旅行禁令辩护,猛烈批评自由派媒体的报道。
        在校期间,她获得了在特朗普新闻办公室和福克斯新闻的实习资格。正是通过这些经历,她“第一次了解了新闻界”并决定从事与新闻相关的工作。
        2019年毕业后,莱维特开始为特朗普政府工作,担任总统演讲稿撰写人,后来成为助理新闻秘书。在特朗普的新闻办公室里,她主要负责为新闻简报做准备,并与她认为“有偏见的主流媒体”展开斗争。
        离开白宫后,莱维特成为共和党女议员埃莉斯·斯特凡尼克的通讯主管,后者被特朗普提名为联合国大使。
        2022年,莱维特竞选新罕布什尔州第一国会选区的席位,并成功赢得共和党提名,不过最终败给了民主党人克里斯·帕帕斯。
        2024年1月,莱维特加入了特朗普的竞选团队,担任竞选新闻秘书。特朗普称她为“聪明、坚强且高效的沟通者”。同年11月15日,莱维特被提名为白宫新闻发言人。舆论认为,这一任命与她对特朗普的忠诚度紧密相关。
        2024年7月,特朗普在竞选集会中遭遇枪击。当时,莱维特的孩子出生不到4天,但这个“狠人”迅速放下襁褓中的孩子,重返工作岗位,为特朗普在舆论上争取更大优势。(摘编自《环球人物》  文/高石 邹家玉 许晔)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