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敦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马雪娇
阳春三月好时节,热血戎装踏新程。3月14日,甘肃省敦煌市隆重举行2025年新兵入伍欢送仪式。通过丰富多样且极具意义的活动,让新兵们深切感受到全社会对军人的尊崇,点燃了他们奉献青春、建功军营的热情。
荣光“代代传”
在欢送仪式现场,退役老兵殷万珍正仔细为孙子殷大志扶正胸前的红花。当他饱经风霜的双手轻轻拂过“光荣入伍”的绶带时,一家三代接力从军的故事,触动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弦。
1970年,殷万珍投身军旅,前往新疆喀什服役。当时,那里交通极为不便,条件异常艰苦,但他坚守边疆长达5年,默默为护祖国安宁奉献力量。1996年12月,受父亲影响,刚满17岁的殷占全毅然接过保家卫国的“接力棒”。如今,殷大志追随祖辈和父辈的脚步,接过他们手中的钢枪。殷大志激动地立下铮铮誓言:“爷爷、父亲,你们放心,我在部队一定会好好表现,不辜负你们的期望,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好兵、尖兵!”
这样一家三代从军的热血传承,不仅是个体家庭的荣耀,更是敦煌市拥军崇军氛围浓厚的生动写照。在这片土地上,尊崇军人的传统,正以一种独特而有力的方式延续着,而这种延续,又与敦煌市一系列拥军优属政策紧密相连,共同铸就了敦煌市双拥工作的坚实根基。
喜报“润无声”
在这样浓厚的拥军氛围下,敦煌市对功臣的尊崇之举也在不断深化。“热烈祝贺何平、白国栋、张永伟、石洪柱等10名同志荣立三等功!”在欢送仪式现场,敦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李梦阳宣读了《表彰奖励通报》。随后,敦煌市委常委、市人武部部长刘希周,敦煌市政府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孟军政,为三等功臣亲属代表送上荣誉与关怀。
过去一年,敦煌市积极落实各项拥军优属政策,持续开展喜报送到家活动,先后为87户立功受奖军人家庭带去荣耀。“一人参军全家光荣,一人立功全市敬仰”的感人场景不断在敦煌上演,极大提升了立功受奖军人军属的荣誉感。“后续,我们不仅要让荣誉‘上墙’,更要让故事‘入心’。我们将通过建立健全送喜报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流程,采取更多举措、组织更多活动、搭建更多平台,把送喜报工作做细做实,让立功受奖军人的先进事迹广泛传播,让每一份荣誉都化作温暖人心、激励前行的力量。”李梦阳表示。
这些对功臣的尊崇举措,不仅是对现役军人的激励,更是对即将踏入军营新兵们的鼓舞,让他们深知,在敦煌,军人的付出与奉献会得到全社会的尊重与认可。而这,也进一步推动了敦煌市双拥工作向更深层次迈进,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双拥“同心圆”
在一系列拥军优属政策的推动下,敦煌市的双拥工作展现出更为全面、细致的一面。敦煌市始终秉持“入伍有温度、服役有关怀、退役有回响”的全周期服务理念。新兵入伍时,为他们送上光荣军属牌、行李箱、敦煌文化书籍等“从军礼包”;服役期间,开启关心关爱、走访慰问、排忧解难的“关怀模式”;退役返乡后,为他们量身定制适应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学历提升等“专属套餐”。
“去年我儿子退役时,政府送他参加了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在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上,他顺利找到了心仪的工作,现在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军属王芳的话语,生动展现了敦煌双拥工作的“全链条”“体系化”成效。
2024年,敦煌市征集并跟进落实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34项,与38家企业(门店)签订拥军协议,推出56项专属优待项目。同时,慰问各类困难退役军人593人,发放慰问资金及各类物资共计13.46万元。此外,还开展了“情系边海防” “情暖兵心,红心向党” “相约敦煌 邂逅军营”及双拥文艺汇演等18场次特色活动,走访慰问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180人,发放慰问品价值4.07万元。如今,双拥之花在敦煌这片热土上绚烂绽放,军民鱼水情深。正是通过这些全方位、全周期的服务,让军人及其家属真切感受到温暖,也让更多有志青年坚定了投身军旅的决心,为国防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