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健康科普
捐献成分血,精准护佑生命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 岑艳陶
在无偿献血的大家庭中,成分血捐献作为一种特殊且意义重大的奉献方式,正逐渐走入大众视野,它以独特的优势和重要意义,为众多患者带来了更精准、更有效的治疗方式。今天,就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成分血捐献的相关知识。
一、认识成分血
血液由多种成分组成,主要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等。成分血捐献,就是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将全血中的某一种或几种成分分离并采集出来,再将其余成分回输给献血者的过程。常见的成分血捐献包括血小板捐献、血浆捐献等。血小板是血液中最小的细胞,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对于患白血病、癌症等接受放化疗导致血小板减少的患者,以及因外伤大量失血的患者而言,及时输注血小板能有效防止出血,挽救生命。血浆中富含多种蛋白质、凝血因子、抗体等物质,可用于治疗严重烧伤、肝病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免疫缺陷等疾病。
二、成分血捐献的流程
(一)捐献前准备:与全血捐献相似,成分血捐献者需要满足一定的健康条件。年龄一般在18~55周岁(多次捐献者可延长至60周岁),男性体重不低于50公斤,女性不低于45公斤,身体健康且无传染性疾病等。捐献前应保证充足睡眠,清淡饮食,避免饮酒和服用某些药物。前往献血点时,需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到达后,填写健康征询表,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包括测量血压、心率、体温等)和血液检测(除血型、血红蛋白等常规项目外,还会检测血小板计数等相关指标)。
(二)捐献过程:经检查合格后,献血者将躺在舒适的采血椅上。工作人员会使用一次性、无菌的采血器材进行静脉穿刺,血液通过管道流入血细胞分离机。分离机按照设定的程序,精准地分离出所需的成分血,如血小板或血浆,同时将其余的血液成分,如红细胞、白细胞等,连同适量的抗凝剂一起回输至献血者体内。整个捐献过程通常需要1~2小时,具体时间取决于所采集的血液成分和采集量。
(三)捐献后注意事项:采集结束后,捐献者需在采血点休息15~30分钟,观察身体状况。工作人员会提供一些饮品和食物,帮助捐献者补充能量。捐献者应注意按压止血,避免揉搓采血部位,保持清洁干燥,防止感染。由于成分血的采集量相对较少,对身体的影响较小,一般在捐献后的当天或第二天,即可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但仍需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营养摄入,尤其是多摄入富含蛋白质、铁等营养素的食物,以促进身体的恢复。
三、成分血捐献的优势
(一)精准治疗:成分血捐献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提供所需的特定血液成分,实现精准治疗。例如,对于血小板减少的患者,输注血小板可以迅速提高血小板数量,有效预防和控制出血;对于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输注血浆可以补充相应的凝血因子,改善凝血功能。
(二)资源高效利用:与全血相比,成分血的利用率更高。一份全血经过分离后,可以制备成多种成分血,分别用于不同患者的治疗,极大地提高了血液资源的利用率,避免了浪费,缓解了临床用血的紧张局面。
(三)不良反应少:由于只输注患者所需的特定成分,减少了其他不必要成分的输入,从而降低了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如发热反应、过敏反应等,提高了输血的安全性。
四、消除顾虑,积极参与
目前,成分血的临床需求量不断增加,但成分血捐献者的数量相对较少,导致部分患者无法及时获得所需的成分血治疗。
有些人对捐献成分血存在顾虑,担心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实际上,现代的成分血采集技术非常成熟,所用的器材都是一次性的,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不会对献血者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而且,人体的造血功能强大,捐献后,身体会迅速补充所失去的血液成分。
成分血捐献不仅是一种高尚的爱心行为,更是对社会的一份责任,它以精准的救助方式,为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每一次成分血捐献,都可能为患者带来生的希望,为他们的家庭带来幸福和温暖。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成分血捐献的意义和重要性,让更多的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有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