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兵助耕,守护退役老兵“希望苗”

  •     本报讯 张湖生 报道:春意盎然,万物复苏。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广东省始兴县深渡水瑶族乡深渡水村的农田里已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远处,一群身着志愿红马甲的民兵正弯腰在田间忙碌,有的在小心间苗,有的在插设防鸟反光条,还有的在铺设滴灌管道……一幅忙碌的春耕画卷映入眼帘。
        刚冒芽的花生苗在晨露中微微颤动,雷雨建拄着拐杖站在田埂上,眼眶有些发红。
        2023年12月,因一场突发的脑出血,雷雨建接受开颅手术后,这位曾荣立三等功的退伍老兵永久留下了肢体残障。“孩子你别逞强了,这身子骨哪经得起折腾啊!”七十多岁的老母亲看着儿子每天坚持下地精心栽种花生苗,在家门口急得直抹眼泪。深渡水瑶族乡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在上门走访时,发现雷雨建手上全是种花生苗拔草时磨出的血泡,尽管如此,他却依旧咬牙坚持着,田间的一株株花生苗,那是他心心念念记挂着的等待丰收的希望。
        “老班长,您保家卫国流过血,现在该我们帮您了!”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张湖生握着雷雨建的手,郑重承诺道。
        走访次日,深渡水乡武装部迅速号召民兵志愿者们,组成了“瑶乡民兵助耕队”,大家热火朝天带着农具来到了田间,一同帮助雷雨建管护花生苗。
        “花生苗间距要保持在20厘米,弱苗要果断间掉。”民兵连长雷国年蹲在地里耐心讲解,一边手持长条木棍,小心翼翼教大家如何正确隔开距离挑破覆盖在上面的一层塑料膜,让花生顺着“洞口”方向蔓延生长,同时要注意别损坏花生苗。在白天炎炎烈日下,很快,他衣服后背就被汗水浸出一块块深色印记。“咱们队员们分成除草组、间苗组和设施组,不着急啊大家,千万别弄坏了秧苗。”雷国年边擦了擦额头和脸上的汗水,边有条不紊地进行分工。
        夕阳西下,3亩花生田焕发新生。嫩苗挺直了腰杆,新铺设的滴灌管在余晖中闪着微光。“服务站会联系有关部门帮助农产品保价收购,今年收入能有保障,老班长您放心,有困难喊我们!”张湖生帮雷雨建拍掉裤腿的泥土,拍拍胸脯说道,“等花生收获时,我们还来!一定尽力帮你把农活干好嘞!”
        从手握钢枪到扶犁耕耘,从保家卫国到护苗助耕,变的是战场,不变的是那抹动人的迷彩绿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这一株株挺立的花生苗,既承载着退役军人的生计希望,更扎根于军民血脉相连的沃土之中,一同牵动着军民心脉。
        民兵助耕小分队临走时,雷雨建突然挺直腰板,对着大家的背影敬了个标准的军礼。田埂上,他年迈的父母终于展露笑颜,悄悄用衣角擦去了眼角的泪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