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枪林弹雨中淬炼“向死而生”的忠诚品质

  • 荆州离职干部休养所 苏佳 林思源

        在湖北省军区荆州离职干部休养所,101岁的离退休老干部谢清渠抚摸着右臂上深凹的弹痕,目光如炬,中气十足:“怕死就不当兵,当兵就不怕死!打仗越是往前冲、越是死不了,越是往后躲、越是容易‘挨枪子’。”这句贯穿他一生的战斗箴言,在淮海战役的硝烟中诞生,在渡江战役的浪涛里印证,更在剿匪的生死考验中凝成铁血信仰。
        谢清渠先后荣立小功1次、三等功2次,荣获三级解放奖章、独立自由奖章、独立功勋荣誉章等。
    临朐战役:
    迂回突袭,“死地”杀出生路
        1947年冬,临朐战役打响。面对国民党军密集火力封锁要道,谢清渠所在十三团伤亡过半。连续作战后,战友们又疲又饿,士气低落。但谢清渠不顾疲倦与饥饿,带领战士迂回穿插至敌后,精准找到敌军弱点要害,硬生生在防线中央撕开一条口子,配合主力消灭敌人。
        战后,当战友们问起谢清渠为何总能无畏冲锋、视死如归时,他掷地有声地说道:“正面冲是送死,但绕后打可能就有胜算!拼对了,命就保住了!”
    淮海战役:屡闯生死关,
    炮兵排长的“铁胆丹心”
        1948年冬,淮海战役进入白热化阶段。谢清渠所在部队奉命阻击国民党杜聿明兵团时,战壕周边空中飞机轰炸、地面机枪扫射,大口径炮弹不时在附近呈“品”字形爆炸。目睹战友接连倒下,他仍连续45个昼夜坚守阵地。
        “子弹专找怂人!”冲锋号响起时,谢清渠总是第一个跳出战壕。一次突击中弹片击穿腰部,他撕下衣角包扎后立即架起迫击炮继续战斗。
        在围歼杜聿明部的关键战斗中,担任炮兵排长的谢清渠面对敌军坦克冲锋,冒着炮火冲上前线观测弹道。“炮兵躲在后面?炮弹可不长眼!打不准,咱就和步兵一起冲!”他精准校准迫击炮连发数十弹,最终配合友军完成“瓮中捉鳖”。
        当士兵问他为何总往枪口上撞时,他斩钉截铁道:“党员干部都不带头,谁还信你!”
    渡江战役:
    勇渡天堑,敢用“命”去复“命”
        1949年4月渡江战役前夕,长江风急雨骤。部队接到强渡命令时,有同乡战友出现畏战退缩心理,谢清渠一把甩开对方跃上船头:“当兵就是要不怕死!怕死我就不来当兵了!要死我也得死在冲锋路上!”
        木船在炮火中颠簸时,谢清渠率先跳入齐腰深的江水,高喊:“跟我冲!打过江去,消灭蒋匪军!”右腿中弹后,他也只是简单包扎就继续冲锋,至今右腿的伤疤犹在。
    温岭剿匪:不惧敌人,
    昼伏夜出摸敌情
        1949年冬,浙江温岭剿匪期间,土匪悬赏八块银元买当时担任剿匪工作队队长谢清渠的首级。面对战友劝退,谢清渠坚定地说:“土匪越是想要我的命,我就越是要打到底!”他乔装成樵夫深入匪巢,昼伏夜出摸清敌情。一次遭遇伏击,谢清渠佯装中弹倒地,待土匪靠近时猛然跃起将其击毙。
        历经八个多月浴血奋战,谢清渠最终带着一身伤疤肃清匪患凯旋。
    白发回首:
    勋章无言,精神不朽
        如今,谢清渠的军功章锁在木匣中,但他那“死都不怕”的精神牢牢地刻在心间。他常对后辈讲:“现在不用拼刺刀了,但‘不怕死’的战斗精神不能丢!如果我们工作上怕困难、生活中怕吃苦,那就和在战场上怕‘吃枪子’没有两样!”
        这位百岁老兵用半生枪林弹雨,铸就了最朴素的制胜真谛:向死而生,方能向生而往、向胜而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