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消息,在全球市场动荡、反对声浪高涨的乱局下,特朗普政府推出的所谓“对等关税”于4月9日正式生效。截至发稿,美国对华征税幅度已达到104%。
当天,中国强硬反制,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从34%提高至84%。中国还发布中美经贸关系中方立场白皮书,称如果美方执意进一步升级经贸限制措施,中方奉陪到底。
加拿大、欧盟等其他遭美国关税霸凌的国家或经济体也纷纷表示反对或祭出反制措施。
谁来买单?
相比此前数轮关税打压,包括钢铝、汽车以及10%普遍最低基准关税等,“对等关税”被认为更严酷、极端,力度更大、冲击面更广。
亚洲经济体首当其冲遭受“高压”:如柬埔寨49%、老挝48%、越南46%、缅甸44%、泰国36%、印尼32%、印度26%、韩国25%、日本24%,等等。一些非洲国家也被加征高关税,比如马达加斯加被征47%、南非被征30%。
此前有观点指出,一些欠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将是“对等关税”的最大受害者。
而发达经济体中,税率参差不齐,瑞士31%、欧盟20%、英国和澳大利亚10%,等等。根据摩根大通报告,欧盟是受到美国“对等关税”影响最大的市场之一。
事实上,“对等关税”等系列关税措施对美国也是“自残”。经济学家预计将推升美国通胀,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加大经济衰退风险。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美国前财长萨默斯表示,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措施可能会让美国朝着经济衰退的方向发展,或将导致约200万美国人失业,每个家庭将面临至少5000美元的收入损失。
市场对危险前景已深感忧虑。华尔街连日巨震,三天内蒸发约10万亿美元。4月9日,亚太股市继续下跌。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张茉楠指出,“首先肯定是大幅提升美国的通胀水平。”
美国加征高额关税的对象中,有大量对美存在贸易顺差的国家,这些国家占到美国整体对外贸易逆差的绝大部分,因此对这些国家加征高额关税,会影响进口商品的价格,而这些增加的成本最终大部分会由美国消费者来承担。此外,作为全球产业链的重要一环,美国对其他国家加征高额关税,也会导致美国进口的一些原材料涨价,从而间接影响美国的制造业成本。
按美国政府说法,他们意图通过增加关税减少贸易逆差,促进“制造业回流”。对此,张茉楠指出,加征关税不但解决不了美国贸易失衡问题,还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美国制造业的衰落。
首先,美国贸易失衡主要是由于长期“寅吃卯粮”以及产业空心化问题导致的,而产业空心化又与过度依赖金融密切相关。从美国自身角度讲,如果不解决美元霸权,美元在资本项目下大量输出,必然会在经常项目下出现赤字,这样一个债务依赖的结构性问题,美方难以解决。
另一方面,张茉楠指出,关税政策会导致全球产供链紊乱,如果美国企业需要重新布局产供链的话,就会大幅增加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公司运营成本和时间成本,从而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为何铁心征税?
然而,即使美股跌残、全球恐慌、专家警告甚至“金主”反对,特朗普仍不为所动,坚持如期开征“对等关税”,且无任何豁免,也未设谈判时间表。
上海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徐明棋指出,特朗普政府希望通过高关税实现三大目标:减少贸易逆差、促使制造业回流、增加财政收入以填补赤字,但是都很难实现,背后涉及美国经济结构变化、基础性条件等复杂因素。
在徐明棋看来,特朗普政府执意推“对等关税”不仅仅出于经济考量,更有很强的政治动机。
对内,向铁杆支持者表明说到做到,展示强势总统形象,并借部分国家对美示弱、寻求谈判凸显自身政治能力。
对外,向所有贸易对象国显示美国有能力改变对其不利的全球规则和国际秩序。
总之,单边强征“对等关税”折射美国霸主心态,企图左右一切。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也指出,特朗普并非真的试图实现经济目标。这一切应被视作一种支配地位的展示,目的是震慑他人,让人敬畏并且卑躬屈膝。
徐明棋认为,特朗普政府升级关税税率本质上仍是威胁,是极限施压的一贯伎俩。“美国的意图是先打压再谈判,最后造成‘你求我谈判’的假象,确保美国在政治上的优势地位。”
引人注目的是,为报复中国此前对美反制,美国此番额外对中国征收50%关税。计入前两轮共加征20%关税以及原定34%“对等关税”,美国对华征税幅度达到104%。
“高关税对中美双方都有损害。”徐明棋说,但是,中国有应对经验、有制度优势、有抗压能力,手中有牌,多措并举,足以应对冲击。
就中国而言,针对贸易不平衡问题,从未关闭谈判大门,但是对于美国的极限施压,中国不可能接受和让步,必须维护国家尊严。
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中国经济与企业研究中心负责人阿尔弗雷多·蒙图法尔-埃卢表示,认为中国会退缩并单方面取消关税是错误的。“这不仅会让中国显得软弱,还会让美国有更多筹码、提更多要求。”
多方采取反制
面对美国关税霸凌,不仅中国奋起反击,多方也采取反制措施,而且专打美方痛点。
加拿大宣布,对美国汽车对等征收25%关税措施于美东时间4月9日0时1分生效。据加官方统计,2024年加拿大从美国进口汽车总额达356亿加元(约合250亿美元)。美国汽车行业恐将陷入“水深火热”。欧盟3月宣布对价值260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征收反制关税,首轮措施将于4月15日起实施。反制清单的制定原则之一是重点打击美国共和党州。
徐明棋表示,就美国而言,特朗普政府不会取消所有关税,因为其坚信关税可以保护美国市场。但是,美国无法“包打天下”。
一方面,美国不可能对所有进口商品全面征收高关税,因为有些商品美国不能生产,最后或许会找借口将其豁免,或者下调税率。另一方面,随着时间推移,假设高关税未达预期效果,比如严重损害美国经济,特朗普会作出相应调整。
对世界来说,特朗普的新关税政策表明美国不会重回市场洞开和低关税状态,贸易保护主义将是趋势。这将对全球贸易体系和世贸组织规则带来持久冲击,包括最惠国待遇和低关税格局将会发生重大变化。
对美国而言,关税的“回旋镖”不仅限于经济层面。2026年底,美国将迎来中期选举,这也将是对特朗普的第一次“大考”。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已经引发了共和党内部的分歧,共和党参议员、通常被视为特朗普盟友的克鲁兹近日发出严厉警告:若特朗普推行的关税政策最终将美国经济拖入衰退,共和党恐将在2026年的中期选举中遭遇一场“血洗”。
张茉楠认为,无论是内政还是外交,关税政策都将对中期选举共和党的选情产生影响。
首先,美国政府此次加征关税,动用的是《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它实际上是绕过了美国国会,而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都是反对加征高额关税的,美国政坛内部已经开始反弹。
另一方面,大幅加征高额关税,势必会推高美国国内通胀水平,增加民众生活成本,而这些普通民众,尤其是“铁锈地带”的选民,是特朗普的重要基本盘,这会严重削弱共和党在美国民众中的信任基础,进而引发民意反弹。
“美国打贸易战肯定会反噬自身”,对于美方关税政策落地后的影响,张茉楠分析称,“现在这种烈度,有可能引发全球范围内的贸易冲突,这会反噬到美国经济自身,也可能会加剧美国经济衰退。”
“(关税战)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还涉及政治问题,中美很难短期内迅速找到解决办法,会有一个博弈过程。”徐明棋说。(摘编自环球网、上观新闻、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