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技传薪火,22年磨一剑的装甲尖兵

  • 陆军第77集团军某旅 周承炜 孙兆辉 张立忠

        【人物小传】
        赵伟 ,二级军士长,陆军第77集团军某旅装甲底盘技师兼驾驶员,先后获得“优秀士兵(官)”8次,荣立三等功2次,多次被表彰为“优秀四会教练员”“专业技术能手”“神枪手”等,多次被评为旅 “优秀共产党员”。

    是大家口中的“老黄牛”
    也是大家心中的“压舱石”
        夜色深沉,陆军第77集团军某旅修理工间内,二级军士长赵伟正在认真梳理近几天执行装备修理任务的心得体会,并将相关经验总结写入维修工作笔记。
        案台前,他整理的多本维修工作笔记摞起来有半米高。整理笔记是他从事坦克专业以来保持至今的好习惯,笔记本的厚度也见证了赵伟的成长历程。常年奔走在装备维修保障一线的他,是战友们眼中从不抱怨的“老黄牛”,也是执行急难险重任务时能够托底的“压舱石”。
        一次坦克实车驾驶训练中,车辆即将编队出发,战友陈文鑫所驾驶的战车却闹起了“脾气”,无论他怎么操作,战车却只是“咳嗽”两声就熄火了,这可把陈文鑫急出了一身冷汗。
        “还愣着干嘛,快找赵班长!”
        赵伟赶到现场后,从陈文鑫口中了解到故障现象,便钻进传动室开始诊断“病因”,见他调整发动机气门间隙,放出部分新加的机油……前后不到十分钟,战车便再度轰鸣重回队列。此时的陈文鑫才松了一口气,感叹道:“还好有赵班长在……”
        作为全旅叫得上号的专业大拿,赵伟做到了对所属装甲装备性能“一口清”,经历三次装备更新,每一次他都率先进行新装备探索攻关。
        一路走来,赵伟先后取得坦克驾驶特级、通信一级、射击二级的全能水准,从门外汉到专业技术能手再到“把脉断病”的“铁甲神医”,装备出现的各种问题到他这里总会“药到病除”。
    从“小白”到“大拿”
    汗水浇灌成长道路
        2003年,赵伟和所有新入伍的战士一样,带着满腔热血走进军营,刚来到部队的赵伟,深深地迷上了训练场上呼啸而过的装甲车。新兵下连后,赵伟如愿成为了一名坦克驾驶员,从此与坦克结下了不解之缘。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 ,“土里来,泥里去”是赵伟的日常生活。为了练好技术,他每天起早贪黑学习、自我加压训练,就是要把手中的装备学明白、琢磨透。凭借着这股韧劲儿,赵伟渐渐开始崭露头角,成为同年兵里最早单放和为数不多能开会修的驾驶员,并开始独立承担营队坦克的修理任务,成为了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
        “小赵,挂不上挡怎么办?”
        “小赵,发动机又漏油了!”
        “小赵……”
        2010年,赵伟担任装甲底盘技师,多年与坦克打交道的经历,使赵伟成为装甲装备维修保养的行家里手,但面对错综复杂的底盘结构和线路图,赵伟一阵头疼,渐渐地,他开始出现了本领恐慌。为了能真正做到装备“一口清”,赵伟有时整整一天都铆在车场,反反复复研究底盘结构,对着技术说明书、专业教材,故障排除手册、电路图纸逐个零部件过,逮着机会就揪着厂家师傅问个不停,直到解开心中疑惑为止。通过努力,赵伟终于把仪器上百条线路的原理作用摸懂学透了,并且还记录下了一份10万余字的工作笔记。
        在一次实兵演习的紧张准备阶段,赵伟将一纸意见建议书摆在了旅首长的办公桌上。针对演习过程中参演装备种类繁、数量多、点位散、分布广的现实问题,赵伟利用自己多年的探索、积累与研究,梳理总结出《如何提高演训活动中装备完好率建议书》,为正确使用装备和快速排除故障提供了有力指导,为演习期间的装备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兵教头”倾囊相授
    助力新人挑大梁、当主力
        维修过的装备越来越多,积攒的经验越来越丰富,于是,赵伟将钻研各种“疑难杂症”后习得的解决方案和心得体会整理成册,与大家分享交流。他常说:“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整个队伍能力的提升才能迸发出更强大战斗力。”
        有一年,单位赴高原执行驻训任务,面对高原高寒环境,赵伟在管理装备过程中,结合自身工作岗位,总结特点规律、汇编参数数据,为后续升级改进提供了第一手实践资料,也为营连装备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并在上级组织的战场机动比武考核中带领驾驶队伍取得了包揽前三名、总评第一名的好成绩。
        那段时间,赵伟的衣服上总是沾满了污渍,手套磨破了一双又一双,手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血口子,面容也憔悴了许多,但眼里却始终闪耀着坚定的光芒。当看见战友们驾驶着战车在高原飞驰的时候,他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打铁还需自身硬,一流的班长才能带出一流的兵。”与坦克打交道21年里,赵伟是战士们眼中的“兵专家”,也是公认的“兵教头”。带教过程中,赵伟总是不厌其烦、倾囊相授。他常常提醒新人:“成功没有捷径,埋头苦练才是硬道理,应该多想几个为什么,多跨越几道坎儿,素质才能过硬”。
        如今,他将更多精力放在帮带新人上,希望他们快速成长,在各自的岗位上挑大梁、当主力。最近,赵伟又将训练的重难点课目摘出重点要点,绘成教学图,将弱训、难训的实车操作课目,录制制作成通俗易懂的教学短片,制作精品微课,把多年总结的修理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身边战友。
        今年已是赵伟入伍的第22个年头,他依然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坚守在岗位上熠熠生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