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进陌生地域展开实战化野外驻训

  • 代泽凯 曹乾 秦张杰

        近日,第78集团军某旅千人百车开进某陌生地域,展开为期四个月的野外驻训。该旅坚持从实战需要出发,通过在陌生地域设置逼真战场环境、利用自然条件构设复杂战场环境等不断锤炼摔打官兵“随时能战斗”的意志。
        与以往的机动模式不同,该旅秉持“随时准备打仗”的观念,采取紧急集合的拉动方式,全旅官兵在接到号令的第一时间,迅速组织装备器材装载和人员登车,随即车辆启动。在行进的过程中,根据指挥员下达的“即时作战要求”,车辆按战斗编组重新进行编队,采取多条行进路线,并依托装备车上现有通信联络装备进行运动中编组间联络,一路上完成了“隐蔽行进”、“突破敌火力打击”等多项任务,顺利到达预定驻训地域。
        除了大漠戈壁,就是深山密林。该旅夏季驻训营区在远离城区的深山中,这里山野静谧,水声潺潺,空气中充盈着水汽,不时有布谷鸟悠扬空灵的啼叫回荡在营区上空。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新战友满是好奇,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环境,向身边的班长不时发问,而老兵们留在这里有满满的回忆。当他们背着背囊踏进营区大门那一刻,他们的故事也就开始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想在这里度过四个月的生活,首先得落实吃和住的问题。最基本的任务就是安营扎寨,官兵们到了驻训营区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运输车上的折叠床和个人寝具卸载到营区住房里,把物品归置妥当。待安排好住处后,官兵们帮助炊事班卸载制炊器材和食材,保障到达驻训营区的第一顿午饭。吃和住的问题解决好后,摆在官兵面前的一项挑战来了,经过一年的荒置,营区内百废待兴。很快,官兵们又将野外营区收拾地整整齐齐。生活环境得到了提高,官兵们的辛苦劳动也得到了连队主官的肯定。
        驻训点不比营区内设施齐全,要想保障部队展开正常的训练、教育和生活,官兵们需要亲力亲为,自己动手。驻训营区内可用建筑不足,官兵们充分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战斗精神,班长骨干手把手帮带新兵,从搭建帐篷到平整场地,从挖排水沟到清理碎石,一番努力之后,俱乐部、淋浴间、娱乐室等学习生活场所林立在官兵们面前,尽管汗水打湿了衣衫,但成就感驱散了所有的辛苦。
        该旅领导介绍,野外驻训是淬炼部队打仗本领的“黄金期”,他们按照年度训练计划,立足自身训练情况,结合以往训练过程中总结的短板弱项,利用驻训期间进行系列实战化课目训练,不断提高部队在动态条件下的打赢能力,为备战下阶段演习演练夯实基础。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