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有印
“我走了,小兄弟以后菜地和猪舍就交给你啦,你一定好好干,有啥不懂的你一定要给我打电话”,这是退伍老兵陈富林临走时对徒弟张春阳说的话。话虽不多但满满的全是对军营的不舍和肩上使命的传递。
老班长陈富林走后正是青黄不接的季节,陆军川藏兵站部巴塘大站理塘兵站的战士们已经做好了在市场上买蔬菜的准备了,毕竟在海拔四千多米的理塘想种出新鲜可口的蔬菜是比较困难的,昼夜的温差能达到二十摄氏度。老班长在的话还好,现如今老班长走了,年龄那么小的张春阳能种好么?这个问题在兵站所有人心中都是一个问号。
但是又有谁能够想到年龄那么小的春阳听了老班长的嘱咐之后义无反顾的扎根在大棚当中,整日与泥土打交道,刻苦钻研各种种菜技巧,时常在网上查找资料,还经常走访周边藏族老乡,询问如何种白菜,如何能种出新鲜可口的西瓜等问题。
午后的高原温棚气温高的吓人,张春阳正待在温棚里小心翼翼的给一颗开花的草莓授粉。稍带稚气的他为了解决高原吃水果难的问题,时常一个人坐在温棚里久久没动静,因为驻地的偏僻,战士们想吃上新鲜水果已然是件难事,在种出新鲜蔬菜的基础上他便摸索着如何在高原温棚种出草莓来,切实解决官兵吃水果难的问题。
缺少了城市的喧嚣,放弃了与战友一起玩闹的时间,昔日阳光帅气的男孩,如今已经变成皮肤黝黑面容粗糙的汉子。“春阳好样的,谢谢你给我们带来了新鲜的瓜果,是你让我们见证了高原生命的奇迹。”战友小黄兴奋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