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家栋:勋章献给她

  • ■ 王建蒙

        1999年9月18日,古稀之年的孙家栋获得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回到家以后,孙家栋给妻子魏素萍戴上勋章,以表达对她的感谢与爱意。魏素萍笑着说,勋章有五百多克金子,有她一两克就够了。这一年,孙家栋与爱妻已相伴四十年。
        孙家栋与妻子魏素萍于1959年8月9日在北京结婚。婚后,魏素萍领教了丈夫工作的忙碌和神秘。
        一个深冬的夜里,魏素萍被铃声惊醒,只见孙家栋衣服都没披就跑到客厅接电话。魏素萍见状,拿着大衣跟过来给丈夫披上。正对着话筒说话的孙家栋条件反射般急忙用手将话筒捂住,用眼睛示意妻子快点离开。魏素萍委屈地瞪了丈夫一眼,默默地走进了卧室。此时,中国的导弹研制事业刚刚起步,保密纪律是“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
        1967年7月,年仅38岁的孙家栋成为中国第一颗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总设计师。孙家栋更忙了,就连晚上也抽不出时间回去看看怀孕的妻子。这一年12月8日,魏素萍临产,孙家栋却忙得抽不开身。直到女儿出生的第二天晚上,孙家栋才赶到。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世界为之震惊。举国欢庆时,魏素萍仍不知道那是丈夫的杰作。
        直到1985年10月,中国航天工业部宣布中国的运载火箭要走向世界,进入国际市场。随着电视向全世界直播“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将国外的卫星送上太空,与孙家栋生活了二十多年的魏素萍才知道丈夫是干什么的。
        1994年9月,魏素萍被查出患有胆结石。此时,中国第一颗大容量通信卫星发射在即,孙家栋要前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临行前,魏素萍一边为丈夫收拾行装一边说:“你出差了,我正好借这个机会到医院做手术。”11月24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各项工作都已准备就绪。正是这一天,做了胆结石手术的魏素萍突发脑血栓,落下了偏瘫的后遗症。
        一周后,卫星被成功送入太空,孙家栋终于松了一口气,顿时觉得浑身像散了架似的疲乏无力。可是,他还要立即赶回北京主持与美国航天代表团的谈判。孙家栋强撑着疲惫的身体完成谈判,随即累倒了,被送到附近的海军总医院。躺在医院里,孙家栋才想起妻子的手术。弄清了情况,经他再三要求,老两口住进同一家医院治疗,并被安排到同一间病房。
        孙家栋有了补偿妻子的机会。每天早晨,孙家栋搀扶着行动不便的妻子在疗养院的林荫小道上散步,一边走一边和妻子说话。魏素萍乐了:“我是因祸得福呢。除了第一次见面时,你滔滔不绝地和我谈了二十多个小时,以后再也没听你说过这么多话。”孙家栋感叹:“一眨眼,我们都是快七十岁的人了。这么多年,让你受累了!”魏素萍眼里一热,感叹着:“我等了你一辈子!就盼着什么时候能像别的女人一样,和丈夫守在一块。终于等到了,我却老了,连身体也残了。”
        出院后,为了让魏素萍的四肢恢复正常功能,孙家栋只要有空就搀扶着她到外面散步,每天给她做按摩,说笑话逗她开心,在百忙中挤出时间,和她一起锻炼身体,还抽空查找了大量关于脑血栓后遗症方面的资料。
        阳光雨露般的关怀温暖了魏素萍的心。一年后,魏素萍竟奇迹般地康复了。
        2004年2月25日,75岁的孙家栋被任命为中国探月工程的总设计师。孙家栋更忙了。
        2006年12月,魏素萍又患重病做了大手术。后续治疗让魏素萍痛苦不堪,她第一次感到恐惧,对丈夫充满了依恋,尽管孙家栋尽量压缩在外的时间,然而此时,“嫦娥一号”已进入了奔月倒计时,有无数的事情和技术难题等着他去解决。
        那天,孙家栋又要前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眼看丈夫收拾行装,魏素萍心中不舍,强忍着泪说:“有时间就快点回来,你知道我在等你。”孙家栋心里酸酸的,觉得这辈子欠妻子的太多了。  
        2007年10月24日,“长征三号甲”火箭搭载着“嫦娥一号”腾空而起,直刺苍穹。看着电视直播,魏素萍止不住地流泪。当孙家栋清瘦的身影出现在屏幕上时,魏素萍忍不住伸出手抚摸屏幕上丈夫的脸,喃喃道:“老伴,这样的一辈子,值呢!”这对聚少离多的夫妻,用一生的相思将牺牲和奉献刻在了流金岁月里。(据《杂文选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