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政策彰显“以人为本”

  •     新加坡《海峡时报》网站6月9日报道称,中国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不再设定增长目标。相反,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保就业和保民生以及减少贫困,着眼于维护社会稳定。
        中国的救助计划包括为苦苦挣扎的工厂以及微型、小型和中型企业削减成本。除了这项体现为减税降费、降低利率、社保费自愿缓缴等形式的扶助措施之外,还包括增加财政支出和发行政府债券。
        分析人士大多对中国放弃今年的增长目标持积极看法。华侨银行大中华区研究部主管谢栋铭说:“这样比较现实,向市场发出了平衡信号,即中国仍在促进增长与遏制不必要的风险之间保持平衡。”但他补充说,如果没有一个量化的目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要想步调一致可能更具挑战性。
        其他分析师表示,不设定具体目标将有助于避免可能导致资产泡沫的过度短期刺激。这还将给政策制定者更大的回旋余地,在存在高度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保留调整政策的速度和力度。
        不过,有些分析人士说,在政府采取的创造就业、财政刺激和增加货币供应等措施中,隐含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是2%左右。谢栋铭说,2%的内部目标是可行的。
        但是,不设定增长目标是因为情况特殊而采取的一次性做法还是会保持下去?
        埃信华迈公司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拉吉夫·比斯瓦斯认为,许多国家的政府都因为新冠肺炎大流行造成的严重破坏而被迫采取了非常措施。
        他说:“就中国而言,此次大流行扰乱了确定增长目标的正常规划过程。然而,在危机期间作出的政策未必会永远保留下来。”
        不过,谢栋铭等人认为,这可能会促使中国在未来淡化增长目标的作用,转而将重点转向促进内需和创造就业。
        有些人说,摆脱“不惜一切代价实现增长”目标的模式将使政策更具有可持续性,这些政策可以根据民众的需要进行调整。(新华社供稿)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