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文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在陆上作战模块第一方队,99A式主战坦克再次担纲地面装备方队的“排头兵”,以箭式战斗队形闪亮登场,充分彰显了陆军重型机械化部队新一代“陆地猛虎”的崭新形象。这是99式坦克在1999年新中国成立50周年阅兵式上首次亮相以来,99系列主战坦克第三次亮相天安门广场和第四次参与重大阅兵庆典。
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推出第二代88式坦克的同时,也看到了与世界主要国家在坦克装甲车辆方面的技术代差。当时,国外陆军开始装备第三代主战坦克,如苏联(俄罗斯)T-72和T-80、美国M1A1“艾布拉姆斯”、德国“豹”-2、英国“挑战者”和法国“勒克莱尔”等。如何迎头赶上世界坦克装甲车辆技术发展的先进水平,成为那一代兵器人追求的梦想和目标。
1989年,我国决定在借鉴T-72坦克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吸纳西方更先进的坦克装甲技术,以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第201研究所为主研制新型坦克。1992年,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六一七厂生产出第三代坦克原型车。1996年移交给军方进行试验,后定型并命名为ZTZ-99式主战坦克。1999年10月1日,99式坦克在新中国成立50周年阅兵式上首次公开展示并在地面装备方队中打头阵。
99式坦克实现了火力、机动力、防护力和信息力的综合协调发展,实现了我国坦克装甲车辆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在主战坦克领域与当前世界先进水平真正站在了同一个起跑线上,为实现我军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
在火力上,99式坦克采用自行研制的125毫米滑膛炮,这种全新设计的坦克炮制造工艺先进、性能优异,可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破甲弹和榴弹等不同类型的坦克炮弹,还可发射激光制导炮射反坦克导弹系统,反装甲目标作战能力显著提升。同时,99式坦克采用了自动装弹机,使坦克乘员数量从4人减少到3人,并大大提高了坦克炮的战斗发射速率。
在机动力上,99式坦克较前两代国产坦克大为改进。其动力装置采用先进的国产柴油发动机,吸纳了从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性能稳定可靠,最大输出功率1200马力,改进型进一步提升到1500马力,单位重量功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99式坦克的传动装置、操纵装置、机动装置等都是全新设计的,传动效率高、操纵灵活简便,启动快、加速快,高速行进时悬挂、减震效果好,彻底改变了老式国产坦克在机动性方面的落后状况。
在防护力上,99式坦克进行了综合防护性能的全新设计和重大改进。除改良装甲提升车体防护性能,99式坦克摒弃了国产坦克传统的俄式鹅卵型铸造炮塔,采用了西方式的焊接炮塔以增强防护力。99式坦克炮塔的基础装甲为陶瓷复合装甲,在后续改进中又在炮塔正面和尾舱两侧的护栏上加装新型反应式装甲,进一步强化了装甲防护能力。炮塔后部安装了激光压制系统,可干扰敌方激光测距仪的工作或致盲敌方观瞄射手、步兵。
99式坦克安装了先进的车内自动灭火抑爆系统和三防系统,其自动灭火设备对车内火源的反应时间小于0.1秒。这是在其研制过程中充分吸纳了外军实战的经验教训。在上世纪90年代的车臣战争中,俄军T-80坦克中弹后非常容易引燃车内弹药而产生殉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俄制坦克不重视二次防护能力,其自动灭火系统能力欠佳。
在信息力上,99式坦克占有后发优势,在研制过程中充分吸纳了国内外坦克装甲车辆信息化技术发展的成果。99式坦克采用了先进的综合火控系统,其由激光测距仪、弹道计算机、炮手稳定式瞄准镜、火炮双向稳定以及控制仪表和各种传感器组成,还装备了国产第二代热成像仪和车长周视镜等观瞄设备,与美国M1A2和德国“豹”-2A6等属于同一水平。在车载无线电台和战场网络等方面,99式坦克不仅提高了各车之间进行协同作战的抗干扰的指挥通信能力,还可通过战术网络共享战场态势。
国外有一个“十大坦克排行榜”,我国99式坦克多年来一直没有出现在这个排行榜上,但从战术技术性能指标对比来看,99式坦克的多项指标相当先进,能够稳当地排在前三名之列。(据《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