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中央社”6月21日报道称,台湾自己制造的首架“勇鹰”新式高教机去年9月在汉翔出厂后,历经近一年的调教,日前已完成动态、静态等测试,22日在台中清泉岗机场正式首飞。
首架新式高教机去年9月24日在台中汉翔公司正式出厂,并定名为“勇鹰”,以红白蓝的飞机涂装首度亮相,未来将取代AT-3教练机及F-5部训机,将原本“3阶段3机种”飞行员训练,精进为“3阶段2机种”,有利衔接未来战机训练。其中飞控、航电软体都是100%自行掌握,撰写超过lOO万行的软体程式,构改的最大特色就是大量使用复合材料,包括新的座舱、新的电子零件都是“经国”号战斗机(IDF)时代所没有,展现台湾航太进步。
“勇鹰”高教机也能达到“平战结合、平战转换、平战一体的功能”,特别的是,退役“空军中将副司令”张延廷受访时表示,“勇鹰”有预留对地、对海的作战空间,在作战情况下可担负战备,并进入作战序列;现行AT-3并不具备平战结合的能力,但“勇鹰”有火控、跨载及导引系统,“这是一个很好的设计”。
台湾军事智库、“国防安全研究院”学者苏紫云指出,目前虽然还不知“勇鹰”确切技术规格,但从已公开资讯显示,“勇鹰”所使用的数位化配备以及模拟飞行软体,可说是全球目前最先进第五代教练机。
苏紫云表示,为了满足空军需求,汉翔在2015年航太展时提出以IDF重新设汁的“XAT-5”,以及以AT-3教练机改良时“XAT-3MAX”两方案,争取台机台造。
由于XAT-5可以同时满足高教机、部训机需求以及可与IDF机队通用多数零组件的后勤优势,在政府大力支持下雀屏中选,经网络票选名称,将XAT-5定为“勇鹰”。
苏紫云说,“勇鹰”航电系统细节仍未公布,但普遍认为将采模组化设计,全数位化的“玻璃座舱”,可用软体模拟高级教练机飞行模式,或是性能更刁蛮、具武器发射能力的部训机飞行特性。
张延廷指出,“勇鹰”计划执行完毕后,IDF战机也快要达到服役寿限,应考量战机军购来源、维系台湾航太工业持续发展等因素,应积极展开新一代战机研发进程。(据《参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