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晓
陈彻,97岁,原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机关党委副书记。
1949年,本来要上大学的陈彻响应号召入伍当兵,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军,任政治部宣传干事。东北野战军所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三十八军、第三十九军、第四十军,有“东北野战军三只虎”之称,身经百战。陈彻亲身参与海南岛战役、抗美援朝战争,并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军功章一枚。1962年,陈彻转业到第一机械部工业部机关党委工作。1978年,调至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任机关党委副书记。1989年,离休后的陈彻笔耕不辍,相继出版了多部著作,并加入锦州市作家协会,将人生经历诉诸笔端,以文字的形式记录历史,以文养老安享晚年。
难掩内心的激动,形诸笔端的深情
第四十军在国内战争时期战功卓著,人称“旋风部队”。该部最先入朝,也是唯一一支未经和平整训,直接从国内战争转入抗美援朝战争的队伍,接到入朝命令前,其刚刚结束解放海南的作战。在朝鲜战场,第四十军又是连续作战时间最长,作战最为艰苦的一部。
“我参军以后一直在四十军,有很深的感情,那些英雄事迹感染着我,将他们的故事宣传出来是我写作的初衷,这也是我最心里面的话。”陈彻说,他参加过1953年“志愿军一日”和195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十年征文”的编辑工作,大量鲜活感人的事迹给陈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促使他1989年离休之后走上作家之路。
1992年,陈彻与吕村夫合著《旋风部队——战斗在东北》一书时,曾陆续采访过许多老首长、老战友。交谈中,他们热情地谆谆鼓励他说: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的配合下,以“小米加步枪”的劣势装备,战胜了以海陆空现代化优势装备的“联合国军”,创下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震惊了全世界!这些丰功伟绩、泣鬼神的英雄事迹,应该大写、特写,大力加以宣扬!多年的采访走访中,陈彻感受最深的是老首长、老战友,他们对第四十军特别关爱,非常关心她的成长。他们以严谨治军的精神,告诉陈彻——写史,特别是军史,要抱着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写作决不能贪功、夸大,一定要实事求是,认真如实地反映。要将一部真实、准确,又是客观的作品留给后代。
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作为一个整体,参战部队很多,加之战役面广、情况复杂,写作很难控制、掌握,难度很大,也难以克服。因此,陈彻带着——假若写一个军,像一滴水可以反射出太阳七色光,粗线条地反映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战争全貌的设想,较为详尽地重读了第四十军军史,找到了很多新发现,挖掘了很多新史料。2010年《旋风部队:第四十军朝鲜战争传奇》一书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
“新中国的建立,正是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用青春和生命换来的!我们缅怀这些为祖国英勇牺牲的烈士们的最好方法,就是要继承他们未竟的遗志——为建立和捍卫新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忘我奋斗。”这是上将刘振华为陈彻2015年出版的《木船打兵舰:解放军第十五兵团攻打海南岛传奇》一书序言所写的两段话。
2017年,89岁的陈彻又撰写出版了《东北解放战争的基石一一四保临江、三下江南》一书。他说:“我现在老了,耳朵已经聋了,但是记忆力很好。我的很多老战友都已经走了,我要将他们的英雄事迹宣传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记住他们。”
鲐背年不忘学习,以文养老颂今朝
陈彻的第一次创作是写了一首诗。那时刚到部队不久,他就发现当时很多军人都没啥文化,但是很聪明,搞发明创造很厉害,他觉得这件事有意思让他深受感动。
“晚上睡不着觉,老想着写东西表达一下,就写了一首诗‘我当上了发明家’。”1959年部队汇演,谱上了曲子变成了一首歌。此后,文学创作伴随了陈彻一生,离休以前是工作,离休以后是生活是乐趣。
如今的陈彻每天早晨三四点就起床,用ipad看一些最新的资讯、最近发生的新闻以及他最关心的军事科学的发展进步。
将写作作为一种文化养老方式,通过不停地思考和回忆,陈彻比同龄人头脑清晰,记忆力良好。用文学的方式记录自己人生经历的陈彻对于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有自己的表达方式。“作为一名老党员,一个老兵,新中国成立70周年没有表示,我心里过意不去,我准备写两首诗表达我的内心。”(据《中国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