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3 国防动态
幸福花开黄土地
-
■ 朱明栋 王治国/文沙金龙 乔小明 任桃/图
经历过贫穷,人们会更加渴望幸福的味道。曾今的这里,交通闭塞,仅有的一条崎岖不平的狭窄小路,还是村民们靠体力开挖出来的,只能供三轮车在上面行驶,这样的路根本经不住暴雨的冲刷,需要经常反复的维护;教育资源缺失,村里没有学校,上学需要沿着一条崎岖不平的土路步行到30多公里外的尚堡村,正是这样的条件,导致许多孩子小学未毕业就辍学。这里,就是位于沟壑纵横的陇东大山深处的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安国镇王堡村。
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战略落细落地,精准扶贫扎实推进,王堡村作为武警甘肃总队平凉支队精准帮扶点,村里的建设开始奋力爬坡、全速前进。家家户户通了电、通了自来水,水泥路也从312国道直通到了村里。路通了,村民们的生活发生了变化。最重要的是,农产品被运出去可以换成钱了。慢慢地,砖瓦水泥沙子被运进了村里,家家户户盖起了一砖到顶的平房,结实好看还耐用,远远看去,高低错落,栉比相连,一幅乡村美景图。走进王堡村,村民们会用亲身经历和当前的幸福生活讲述精准扶贫带来的巨大变化,成绩赫然入目,事实引人深思。产业帮扶走更远“每次我们召开村民大会,大家都知道要发展,但怎么发展却说不上来。”村党支部书记李来平这样说。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唯一办法,实干是实现发展目的的唯一途径。扶贫初期,干什么怎么干、帮什么怎么帮是摆在武警平凉支队和王堡村面前的现实拷问。既然是精准扶贫,贵在“精准”也难在“精准”二字。针对王堡村山大沟深,农民自产的蔬菜运不出来,卖不出去的现实情况,该支队积极和驻村干部、村民对接,共同商讨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等问题,商讨出了“你种我收、你产我购”的发展思路,帮助村子成立了隆耀种养殖合作社,通过定期到大山深处收购蔬菜、肉类和鸡蛋等,帮助乡亲们寻找到了脱贫致富的好路子。“合作社成立以来,部队专门过来这边收农产品,我家的鸡蛋不愁销路了。”作为由贫困到创收的亲历者,张俊科对此感慨不已。现年38岁的张俊科是王堡村村民,他从银川打工回村里后,在部队的帮助下,参加了新型农民培训班,在逐渐熟练掌握家禽养殖技术后,就在王堡村建起了家禽养殖温棚,主要饲养蛋鸡。张俊科说,他目前饲养的蛋鸡有2000多只,肉鸡有500多只,明年8月,他计划发展蛋鸡养殖规模达到5000多只。养殖家禽使他成了村里的致富大户,如今他每年的收入有8万元左右。去年,通过努力,如愿以偿搬进了新房子。点亮贫困学子求学梦前不久,来自王堡村的十多名小朋友走进军营,同官兵一道叠被子、练队列、唱军歌、做游戏,感受军营火热氛围,该支队宣保股股长朱明栋介绍,这是他们开展教育扶贫活动的一个缩影。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精准扶贫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该支队立足扶贫要扶智的思考,积极开展大手拉小手、军营开放日等活动,为王堡村困难大学生发放助学金,激励他们好好学习,奋发进取。小艳红的父亲因伤致残,母亲在家务农,一家人生活相当艰难。“如果不是武警叔叔的帮助,我可能早已辍学。”小艳红说道。在王堡村,像小艳红这样得到官兵资助的贫困学生还有很多。“不让一个贫困孩子失学,是我们的最大心愿。”该支队政委王德成说。“谢谢大哥哥,是你们的帮助给了我信心和力量,让我看到了希望,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前不久,在寄给该支队党委的感谢信中,西北师范大学学生常勇勇用质朴的语言表达着他对部队官兵的感激之情。正上大二的常勇勇出生在王堡村的一户农民家庭,家境困难,从高中起,便得到该支队官兵“1+1”爱心帮扶的资助。孩子是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基于这样的认识,该支队把解决贫困群众教育问题作为长远之策,广泛开展“1+1”爱心助学计划,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的方式,组织党员干部与贫困学生结对辅导、结对帮建、结对助学,助力他们完成学业。该支队还选派优秀干部任校外辅导员,每逢寒暑假为学生答疑解惑、补习功课。这几年,官兵为孩子们铺就了一条求学的坦途,也让一颗“红心”融入血脉。医疗扶贫暖民心缺医少药看病难,是王堡村脱贫攻坚中面临的一个难题。通过商议,支队定期派出医疗小分队到村里开展医疗服务。“现在党的政策好,咱们当兵的也好,你们来了我心里高兴啊!”孤寡老人马世民这般说着。由于老伴去世得早,加之常年患病,马世民老人行动极为不便,生活也很困难。精准扶贫以来,老人家有了很大改变。先是住进了砖瓦房,之后又相继接通了自来水和照明电,看上了电视,用上了电饼铛、电饭锅等家用电器。该支队组织官兵定期到这里巡诊、送药和提供帮助。这些,马世民老人都记在了心里。“儿子在银川打工,收入也不高,我自己一个人在家,平时有个头疼感冒,都是忍一忍。今天你们到村子里给我们检查看病,还给药,共产党好!当兵的好!部队好啊!”李招娣老人拉着军医何海洋的手久久不愿松开。“身体一定要保护好,每天晚上要用热水烫烫脚,再把这个药抹上。”卫生员郭楠给村民王惠平发完红花油、正骨水后耐心地说着。这样的场景,村民们感受到的是部队的温暖。村支书李来平有一个习惯,每次武警支队过来,他都会提前用广播通知到每家每户,生怕乡亲们错过了看病的机会。现在,村民们的健康指数明显提升,大家都卯足着劲,为脱贫致富奔小康忙活个不停。“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军地合力的共同努力下,王堡村建设美丽乡村和小康生活目标的春天正在悄然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