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欧“货币之争”的风险被忽视了

  • ■ 刘明礼

        本届美国政府上任以来,“美国优先”政策让欧洲盟友苦不堪言,围绕北约军费、双边贸易、“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等问题,美欧关系龃龉不断。国际舆论普遍预计,11月美国大选后无论谁在台上,美欧之间源自冷战时期的紧密盟友关系都难再现。而且在现有冲突之外,美欧关系中的一个潜在风险一直被忽视了,这个风险就像埋在美欧关系中的一颗“不定时炸弹”,一旦引爆,美欧关系不仅会进一步分裂,甚至可能发生政治对抗。这一风险就是美元、欧元的货币之争。
        背后经济规模可与美国相提并论的欧元,自诞生之日起就被视为美元的“天然竞争对手”。欧元诞生前后,欧洲周边发生多起军事冲突,对欧元生存和发展不利。比如2003年伊拉克战争,有分析说,当时萨达姆“惹祸上身”的真正原因,是他打算本国石油出口用欧元结算。
        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美欧围绕货币的博弈仍在继续。欧洲虽然不是美国的直接制裁对象,但美国对伊朗的制裁伤及大量欧洲企业,欧洲国家也牵头开发了“贸易互换支持工具”,用于对伊朗贸易的结算。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美国的货币金融制裁,大多数国家办法不多,但欧洲却开发出了美元结算体系的潜在替代品,可见欧洲在货币问题上的实力以及对美国滥用霸权的不满。欧委会前任主席容克在其任内最后一次“盟情咨文”中公开表示,欧盟能源进口只有2%来自美国,但80%都用美元结算,甚至欧洲企业购买欧洲制造的飞机也用美元结算,这十分“荒谬”。容克呼吁欧洲必须提升欧元的国际使用。这是欧元诞生近二十年来,欧盟机构第一次公开推动欧元的国际化。
        展望未来,美欧在货币问题上的矛盾存在进一步激化的可能。从欧洲角度看,欧元正在展示出坚韧的生命力。欧元诞生后,国际化进展有限,一个原因是作为“非主权国家”货币,尚未经历危机考验。而现在,欧元已经度过债务危机,在危机下欧元区的体制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也更灵活了。在这次新冠疫情冲击下,欧洲央行3月就迅速出台了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欧洲国家还就规模达7500亿欧元的“复苏基金”达成一致,向统一财政政策迈出重要一步,也有利于弥补欧元区“单一货币、不同财政”的制度缺陷。
        同时,疫情下的美国财政和债务状况则急剧恶化。美国财政部10月中旬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的2020财年,美国联邦预算赤字已达3.1万亿美元,是去年的三倍。
        鉴于美国的疫情还没迎来拐点,财政和债务的持续恶化是大势所趋,如果将来的某一个时间点,国际市场失去对美债的信任,转而寻求替代品,那么欧元区国家债券以及从市场融资的欧盟“复苏基金”债券可能进入投资者的视野。那么,接下来美国为维系美元地位所要做的事情,可能就是某种“历史的重演”。而这次不同的是,在美国战略重心东移、欧洲寻求“战略主权”和降低对美依赖的情况下,美欧因为货币问题引发的矛盾更难调和。而这一切,是由美国经济基本面和维系美元霸权需求决定的,与下任美国总统是谁无关。(据环球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