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毅 高翔
《百战奇略》中讲:“凡兵家之法,要在应变,好在知兵,举动必先料敌。敌无变动,则待之;乘其有变,随而应之,乃利。”意思是:兵家运用兵法时,重要的是根据双方态势的变化而采取不同的战术,可贵的是能够准确掌握双方兵力对此。采取行动时,必须事先探明敌情,如果敌情没有变化,就必须等待战机;如果有一些变化,就必须紧跟其变动情况,采取适当的应变措施,如此,才能临机应变,取得最终胜利。
据记载,刘备率大军攻打零陵前,零陵郡太守刘度派其子刘贤与大将邢道荣出城数十里扎寨迎敌。一番大战后,邢道荣战败被俘。据史书记载:玄德喝教斩首。孔明急止之,问道荣曰:“汝若与我捉了刘贤,便准你投降。”道荣连声愿往。孔明曰:“你用何法捉他?”道荣曰:“军师若肯放某回去,某自有巧说。今晚军师调兵劫寨,某为内应,活捉刘贤,献与军师。”玄德不信其言。孔明曰:“邢将军非谬言也。”遂放道荣归。
邢道荣得以回到大营,将事情经过如实告诉了刘贤。刘贤问到:“如之奈何?”邢道荣不慌不忙地说道:“我们可以将计就计。今夜派兵伏于寨外,寨中假立旗幡,等待诸葛亮率军前来劫寨,我们出伏兵而擒之。”刘贤依计而行。半夜里,邢道荣果然等到一路人马,他们到大寨后径直放火。刘贤和邢道荣将这路人马击退后,又追赶了十余里。张飞趁此机会夺了敌军的大营。进退失据的邢道荣也被赵云刺于马下。
《权谋残卷》中讲:“即以其智,还伐其智;即以其谋,还制其谋。因时因势,就势制胜。”阐述出因变制敌、机动用兵的重要地位。敌情变化是最大的“形势”,把握住这个“形势”,谋划时,整盘棋也就活了。
《孙子兵法·虚实篇》:“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水根据地势来决定流向,军队根据敌情来采取制胜的方略。
现实中,难有一成不变的敌我形势,更难有固定刻板的套路模式,所以,就像流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去向一样,必须根据敌情的变化而采取最为合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