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击台风下的“凌云天眼”气象保障团队

  • ■ 唐阳 魏后福

        谈起文昌航天发射场里的“凌云天眼”,大家对它的印象其实并不陌生。从发射场建设以来,它先后圆满完成了长征七号、长征五号合练首飞、货运飞船及火星探测等任务气象保障。工作多年来,仍旧保持着操作零失误、数据无误差的记录,它就是确保火箭“零窗口”发射的“凌云天眼”气象保障团队。 
        十月南海,台风接踵而至。连日来,受第17号台风和18号台风接连影响,海南南部海域、东部沿海地区从10月21日凌晨开始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等。海面最大风速高达38米/秒,狂风夹雨的现象屡见不鲜。但从它们生成的第一天起,发射场的气象保障团队就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变化。
        面对强风暴雨,发射场的气象工作者们第一时间发布了台风讯息,为发射场迅速部署防台风应急措施抢回了宝贵时间。 
        针对阶段台风连续紧密、强度大、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发射场的气象保障团队提前组织谋划部署,召开班前会、专题会研究讨论台风应急观测流程,成立台风应急观测分队,进一步确保台风条件下的气象观测有序开展,数据采集精确。  
        为尽量降低台风对发射任务的影响,发射场的气象工作者们24小时不间断记录降水量、天气现象、风向风速等实时气象要素,争分夺秒传输采集数据,始终坚守在岗位,为上级气象部门科学预警提供了数据支撑。
        10月25日凌晨,台风“沙德尔”擦过海南岛南部,场区每小时内降水量累积26.8毫米,狂风席卷,气象工作者们仍坚持在室外记录数据,辨明雷暴方位,全方位采集气象要素,积累数据资料。
        就在台风登陆的前一夜,发射场老观测员王国栋担心大风吹断传输线缆,来回“三顾”观测场,顶着风雨加固线缆。大雨淋透了衣服,他仍镇定自若,精心操作,始终坚守在最前沿,当时心里最紧要的就是保证数据不能丢。  
        经过持续鏖战,台风渐渐过境,天气现象趋于缓和。在这期间里,发射场的气象人始终坚守在战位,圆满完成了台风天气下的数据递交,哪怕是雨水泼打脸庞,狂风席卷全身,也丝毫不为所动。 
        “我们追逐的是日月星辰,在路上注定会遇到许多困难,任务当前,我们要做的就是保障任务进程不受影响,火箭顺利起飞。”发射场地面观测技师唐安志在台风过境后说道。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