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酒鬼的俄罗斯, 不是真正的俄罗斯

  • 马剑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俄罗斯肆虐,在隔离政策下,许多俄罗斯人开始足不出户,酒精饮品的销售量明显高于往日,在不少当地人看来,酒精可能会比新冠病毒更早地夺走亲友的性命。
        确实,恐怕没有哪个国家的酒鬼会比俄罗斯更加出名。记得在莫斯科的机场过安检时,队伍前面一个俄罗斯大叔的手提包里被检查出有半瓶伏特加酒,按照正常的思路,他要不办理托运,要不将酒舍弃,没想到他做出了第三种选择:喝了!对,而且是一口气当场喝了,后面排队的当地人,似乎并不以为意,好像这样做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到了飞机上,不少俄罗斯男子都向空姐要了一小瓶伏特加酒,在机舱后边喝边聊天,看来他们真的是太爱喝酒了。他们不但爱喝,而且爱醉,这也使得俄罗斯以酒鬼多而著称。
        在俄罗斯,路人经常会在路边商店或是旅馆的门口看到“小心酒鬼出没”的警示牌,提醒这里经常会有酒鬼路过,要注意自身安全。
        据说,很多俄罗斯人一年喝掉的酒中起码含有15升纯酒精,而每7个俄罗斯人里就有一个“酒鬼”,每年因酒精中毒死亡的俄罗斯人达4万之多。为此,当地政府也想出了各种办法,而最为当地人所熟知的便是醒酒站。
        这是一个专门为酒鬼提供醒酒场所的特色机构。由警察和专业医疗人士共同为酒鬼们提供服务,以确保醉鬼不在街头滋事或回家施行家庭暴力。醒酒站在俄罗斯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31年,当时列宁格勒(现在称为圣彼得堡)开设了第一个醒酒站。高峰期全国有1200家醒酒站。听当地人讲,被带进去的酒鬼,警察会先询问姓名、住址,并拍下照片留档,然后脱掉醉鬼的衣服和鞋子,关进一间集体醒酒室内睡觉。不过这些服务并非免费,在醒酒站内睡觉、洗澡都会根据标准收费。
        一旦进入冬季,各地醒酒站就开始忙碌起来,通常是两个警察上街巡逻,寻找醉倒在街头、餐馆旁那些无人问津的酒鬼,并将他们带回醒酒站,这样的举措,可以挽救不少人的性命。在醒酒站的帮助下,酗酒问题这几年在俄罗斯已有所好转。
        为了减少饮酒带来的危害,俄罗斯在饮酒年龄上也做出了限制。在俄罗斯的超市里,凡是年轻人买酒,都要出示身份证件,以证明其年满18周岁,否则店员有权拒绝售卖。不过,还是有人认为年龄设置过低,希望将准许饮酒的年龄门槛提高到21岁。
        近年来,俄罗斯一些地方还禁止商店在周六和周日,或晚上8点后卖酒。但无论怎样,仍旧无法完全阻止俄罗斯酒鬼们的热情。(据《看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