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版新丝路”:欧亚互联时代正在到来

  • 青木

        “欧亚互联时代正在到来!”德国《每日镜报》报道称,欧盟决定,将扩展其原有的全欧交通网络(TEN-T),打造一个与“一带一路”类似的“欧洲版新丝绸之路”,希望用更好的基础设施将欧洲与亚洲连接起来。
    联通欧亚大陆
        汉堡大学国际经济学者卡斯普尔迪表示,“TEN-T”运输网之前主要面向欧盟及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多瓦等周边国家,近几年的重点连接对象还包括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北马其顿等西巴尔干国家,最近欧盟还与格鲁吉亚等国签订了协议,未来这一网络将向中亚以及东盟国家扩展。
        德国《经济》周刊指出,亚洲对欧洲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构建一张欧亚运输网络势在必行。2016年,欧盟约有45%的进口商品来自亚洲国家。其中,70%的货物是通过水路运到欧洲,1/4是空运。欧盟与亚洲各国的航空协定也正在商议之中。
        记者了解到,“欧版新丝路”项目主要关注的是利用基础设施连接欧洲与亚洲,除了公路、铁路、内河航道、机场、港口、定位及导航网络外,未来还将在数字化、能源、电信、电动车等各个领域加强合作,同时也推动人员交流,与亚洲国家和组织加强伙伴关系。
        “TEN-T”项目于1996年经欧洲议会及欧洲理事会的决议被采纳实施,目前有10大项目,几千个子项目。其位于欧洲的核心网络将在2030年前完成,包括约2.5万公里的铁路和2.3万公里的公路,上百个港口、机场等。卡斯普尔迪表示,“欧版新丝路”将连接西欧工业中心、东南欧人口密集的欠发达地区、高加索地区及中亚地区,促进当地增长和就业。多个研究所估计,未来10年的投资期里,“欧版新丝路”将带动沿线经济累计实现平均3%左右的增长,新增就业数百万人。
    欧洲技术+中国产能
        “到目前为止,欧盟还没有全面的战略概念。”德国智库科学与政治基金会专家佩普表示,将“TEN-T”网络扩展到亚洲的想法绝不是新鲜事。实际上,早在上世纪90年代的“欧洲-高加索-亚洲运输走廊”之类的项目就有涉及,但从未完成。欧盟必须为“欧版新丝路”制订详细规划。
        许多政治人士和专家提出,“欧版新丝路”可以与“一带一路”对接。至于怎么对接,卡斯普尔迪认为,首先,中欧双方可以构建一个对接机制,应充分考虑“一带一路”和“欧版新丝路”的各自诉求,加强双边政策沟通,制定出对接的实施方案和行动路线图。
        其次,在各个领域进行对接合作。像《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就已经提出类似的合作,包括基础设施、金融、研发等领域,这些是对接的优先领域。比如,中欧可以充分发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欧洲投资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作用,推动双边金融合作。
        其三,中国企业可以积极参与“欧版新丝路”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高速公路、铁路、桥梁、港口、机场、通信网络等工程。中国的产能对接欧盟的技术,有利于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智能制造、航空航天、清洁能源、核安全等领域的合作有望成为重点。
        卡斯普尔迪表示,“一带一路”和“欧版新丝路”两个网络进行对接,可以取长补短,有利于欧亚大陆经济合作的稳定性。  (据环球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