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喝玩乐的军事发明

  • ⊙作者 席金合                 

        说起军事发明,大家往往会想到各种高精尖的装备。可吃喝玩乐的用品,居然也是随着战争而诞生。
    吃——涮肉
        700年前,元世祖忽必烈率军远征,途中人困马乏,饥肠辘辘,便下令做清炖羊肉。可肉刚要下锅,就遇到敌军来犯,便一边命令迎战,一边叫嚷着:“拿肉来!”厨师急中生智,将肉切成薄片,下锅一烫,撒上调料就端了上去。忽必烈抓起一吃,味道不错,吃完翻身上马,旗开得胜。
        举行庆功宴时,忽必烈特地点了羊肉片。这回厨师精心烹制,又添加了几味调料。将士们围着大锅涮着吃,吃得眉开眼笑,忽必烈当即便给这道美食赐名“涮羊肉”。从此,“涮羊肉”成为宫廷名菜。
        后来,为了涮羊肉方便,蒙古人专门制造了铜火锅。清朝入关后,把“涮羊肉”带入中原,成为大众美食。
    喝——奶粉
        1217年,成吉思汗西征,要穿越东西长880千米的可吉尔库姆沙漠。为了筹备军粮,大将慧元设法把牛羊奶制作成便于携带的粉末。食用时,把粉末放入皮囊,加水挂在马背上,随马奔跑震荡,化成汤饮用,以便在马背上能迅速补充能量。
        当初奶粉的制作过程很简单,用大锅把牛羊鲜奶熬成糊状,然后风干。元朝建国后,为了纪念慧元,定国号为元,将聪明人称为慧。因为奶粉由我国发明,所以慧元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奶粉品牌。
    玩——风筝
        战国时期,鲁国攻打宋国,鲁班用竹子和丝帛制成了一只大喜鹊,用绳子拉着逆风奔跑,飞上了天。鲁班曾企图把人吊在空中,探视宋国城内的布防,但未成功。不过,大喜鹊演化成了风筝。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人在风筝上绑书信,传送军事情报。唐宋造纸业发达,纸风筝大量出现,飞得更高、更远,并由军事转向娱乐。近代,风筝陆续被信鸽和无人机取代,成为一种纯粹的玩具。
    乐——鼓号
        传说,黄帝的谋士常先偶然发现,将牛皮蒙在空心木头上,用兽骨敲击,响声如雷。于是,黄帝命人制作战鼓,还用牛角做成号角,用于联络。后来,黄河泛滥,黄帝率部迁徙,与蚩尤部落相遇交战。蚩尤军队化装成鬼怪,冲锋时发出可怕的吼声。夏军还未交手,就吓得败下阵来。见此情形,常先便将鼓号手埋伏在山谷,当蚩尤军队冲来时,黄帝便挥动旌旗,山谷里顿时号角齐鸣,鼓声震天。对方以为是龙在咆哮,说是天龙给黄帝助阵。夏军军威大震,一举击败蚩尤。
        后来,鼓号在作战时就被用来鼓舞士气、发号施令。进入近代,号角发展成金属军号,与战鼓一起退出了战场,变为一种乐器,演奏出雄浑的乐曲。(据《知识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