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班长不一般!

  • 曹志刚

        祁国锦,男,甘肃省永靖县人,2008年12月入伍,现为武警甘肃总队执勤支队一大队四中队三班班长,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集体三等功1次,多次被支队评为优秀士兵、优秀士官、“尊干爱兵好班长”。

        “头要正,颈要直,两眼平视前方。听到‘齐步走’的口令后,左脚向正前方迈出约75厘米……”11月24日,笔者走进武警甘肃总队执勤支队一大队四中队训练场,看到一名身板笔挺的老兵正在为新战士做着“示范动作”,一步一动、有板有眼。
        这名“老兵”,正是该中队三班班长祁国锦。平日里,战友们都亲切地称他“知心大哥”。“别看他外表长得‘粗糙’,心却细若发丝,带兵很有一套!”提起祁班长的过人之处,指导员何凯乐打开了话匣子:“训兵刀子嘴,爱兵豆腐心……”
        个头不高、皮肤黝黑的祁国锦,到底有啥带兵“魔法”?带着一丝好奇和疑问,笔者打算一探究竟。说话间,祁国锦拿出一个小册子,里头详细记录了从他带的第一个兵起,每一个战士的家庭情况、个人经历、兴趣爱好、工作表现、训练成绩等,以及个性训练计划、主要问题、进步幅度……真可谓“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这本小册子,可以称为祁国锦的“知兵袋”。战士胡佳贤酷爱画画,但性格腼腆,祁国锦便向连队申请购置了一套画画的设备,画架、画纸、画笔……当胡佳贤推开活动室的一刹那,瞬间就“泪奔”。之后,战友们总能看见胡佳贤休息时间安静地画画,把训练故事、中队趣事、生活乐事描绘在纸上,为中队贡献了很多“大作”。
        作为班长,训练和生活中,祁国锦严慈相济。战士王东升到班里后,专业学习上总说自己文化水平低,听不懂、不愿学;战术训练场上,不是说肚子疼,就是要上厕所,总想“溜号”。一次紧急集合时,王东升脸色煞白,豆大的汗珠从脸颊滑下。祁国锦赶紧背起王东升就往卫生队跑,医生诊断他患上急性胃肠痉挛,经紧急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
        之后,祁国锦又坚持每天给王东升送饭,还叮嘱他按时吃药、休息。王东升说:“班长为我忙前忙后的场景,至今回忆起来还是满满的感动!”从此,王东升变得踏实了,经常牺牲休息时间加班学习专业和实装操作。加上祁国锦的帮带,王东升的专业训练成绩稳步提升,不仅得到全班战友认可,还多次受到中队干部的表扬。
        讲课不难,讲好不易。2012年6月,祁国锦通过自学,取得了武警北京指挥学院法律专业的大专文凭,中队便任命他为中队的理论学习骨干,帮助干部搞好政治教育的同时,积极为中队官兵宣讲先进理论知识,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员”和“信息员”的作用,赢得了官兵一致好评。祁国锦还利用业余休息时间,帮助2名战士复习功课,使其顺利考上了士官学校。
        “训练就是打仗,容不得半点马虎!”这是祁国锦常挂嘴边的一句话。他在施训组训中,始终瞄准未来战场和强敌,要求训练标准必须严于大纲、高于实战。他说,训练大纲就是法,必须严格落实执行,差一分不可,缺一毫不行!
        前不久,大队迎来一批新学员。祁国锦作为大队的队列教员,教学中从头到脚,一言一语耐心教学,一令一动现场示范,让在场的新学员里连连鼓掌。大队长马时兴感慨地说,祁班长的教学毫无保留,由基层老兵向未来军官亲身施教的做法,确保了理论到实践的有机结合。
        有人给祁国锦算了一笔“账”,一年365天,这位老兵几乎有300天在训练场,不是在练自己,就是在练别人。中士李哲告诉笔者:“每次看到祁班长训练中较真的样子,总有明天就要打仗的紧迫感!”
        祁国锦感言:“作为一名班长,只有为战士点燃梦想、传递梦想,才能帮战友在逐梦路上留下最美的军旅印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