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封锁游行一波波 欧洲为疫苗展开争夺

  • 贾晓静/编译
    他们走上街头抗议封锁
        德国中部城市卡塞尔正成为该国“反对封锁”人士的最新战场。据英国路透社报道,3月21日,超过两万名抗议者聚集在卡塞尔的中心广场,表达对抗疫封锁措施的不满。
        当地警方称,游行者大多来自线上极右翼组织“横向思想家”,他们高举“不强制接种疫苗”等标语,拒绝在公共场合戴口罩,拒绝保持社交距离。
        当天中午,游行队伍与警方的对抗升级。部分示威者向警察和记者投掷水瓶,造成数人受伤。警方以胡椒喷雾和水炮回击。
        德国境内的抗议活动如火如荼,它的欧洲邻居们也并不安生。几周以来,从伦敦到赫尔辛基,几乎整个欧洲都陷入了“激进的抗议热潮”。
        据美国国家公共电台报道,在伦敦,反对封锁的示威活动已经持续了数月。3月20日,数千名抗议者在伦敦街头聚集,与警察发生了冲突。据悉,示威者来自当地民权组织“自由老大哥”,他们要求政府保障“人们在疫情期间集会和抗议的权利”。
        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数千名拒绝戴口罩、反对接种疫苗的抗议人士聚集街头。人群挥舞着国旗,高呼“自由”“拒绝接种”等口号。一张写着“父母们,停止恐慌!保护好自己的孩子!”的标语牌在众多标语中分外醒目。
        3月20日,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400名戴着口罩的抗议者聚集在一起,反对政府实施的“防疫限制措施”。人们高喊“让人民讲话”的口号,手举标语,穿越城市街道,直抵国会大厦。赫尔辛基警方在推特上表示,这是一次“和平”的游行,但违反了芬兰目前对公众集会的限制。
    预防流行病需要全球性对策
        英国《每日电讯报》称,抗议活动的增多显示出欧洲大陆对抗疫感到疲惫。美国广播公司称,随着封锁进一步延续,整个欧洲的挫败感相应上升。
        在这种情况下,疫苗被当成“救命稻草”,成为欧洲各国争夺的焦点。《每日电讯报》称,英国与欧盟处于“疫苗战”的边缘。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作为全球疫苗接种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英国已向40%以上的本国人口提供了至少一剂新冠疫苗,而在法国、德国和意大利,这个数字只有12%。
        由于疫苗接种人数不足,疫情正在欧盟国家中逐渐抬头,这触发了新的封锁措施。对迫切希望重启经济的人来说,这是个令人沮丧的消息。
        3月21日,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宣布,将阻止阿斯利康公司向英国提供疫苗,直到欧盟自身需求得到满足。英国《卫报》称,此举将使欧盟的疫苗接种进程加快。与之相应的是,英国将面临接种延迟的风险,可能影响其他疫苗制造商向英国持续提供疫苗。
        在美国彭博社看来,任何争夺疫苗的行为都将带来“丑陋的后果”:“英国和欧盟之间的争端忽略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这是一种全球性的流行病,世界想要继续前进,就要采取全球性对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优先考虑国内疫苗需求是合理的,但若只考虑这一点,抢先接种疫苗取得的优势就会受到其他方面的打击和影响。美国、英国和欧盟已经下了足够的订单,购买的疫苗数量足以覆盖其人口的数倍,这在其他国家是不可想象的。”
        世界卫生组织紧急项目执行主任迈克尔·瑞安表示,一些国家把大量接种疫苗当作结束新冠肺炎疫情的“黄金解决方案”,但很遗憾,这并不能真正化解危机。他说:“在人们自由流动、抗疫疲劳、控制措施不到位的一些国家,疫情很可能再次蔓延。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大规模疫情暴发,这不是只靠疫苗就能避免的。”(据《青年参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