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星距离成功政客有多近

  • 钟达志

        明星当选政客可谓十分风光,报章、电视上亦不时报道明星当选政客的新闻,让人不禁思考明星参与政治选举,是否因有光环加持而成功率大增。
    明星政客多
        2017年,印度“国民偶像”、动作影星拉吉尼甘特宣布,将组党参加泰米尔纳德邦议会选举。“影星从政”在印度可谓司空见惯。
        已故男星苏尼尔·杜特于1984年成为国大党议员并四度连任,还曾入选总理内阁。
        泰米尔纳德邦2016年去世的女首席部长贾亚拉利塔,早年曾是演员。
        日本有一类“明星政客”,他们在从政前就因担任艺人、评论员、文化人、记者、运动员等等,而具备明星般的人气和知名度,之后大多是循参议院出选,成为政客。例如电视明星出身的华裔政客莲舫,从东京区国会参议员做到国务大臣和日本民进党党首。
        日本参议院选举制度中,有一个特殊选区——“全国区”,是以全日本为一个选区。显然,一般参选人没有条件和资源跑遍整个日本拉票,所以在“全国区”胜出的,大多是明星、名人或大型工会代表。
    成功执政难
        在受美国文化影响的国家中,电影明星最容易跨界从政。菲律宾前总统埃斯特拉达有二十多年从影经历,先后担任地方市长及国会的参议员,还当了六年的副总统,最终在1998年以“侠盗罗宾汉”形象当选菲律宾第十三任总统。
        可惜好景不长,2001年他因收取贿赂和回扣指控,引发菲律宾第二次“人民力量革命”,黯然下台。九年后他重出江湖,再度竞选总统,得票第二落败;2013年他当选首都的市长时,已经76岁。
        埃斯特拉达在当选总统前,有27年的从政经历,所以他本可以摆脱“政治素人”的魔咒,但任内贪污以及得罪美国等,令他前功尽弃。
        类似的,宝莱坞不少“转型政客”在一个任期内就会因腐败等丑闻落马。比如,号称“宝莱坞最成功男星”的巴沙坎,入职仅三年就因收贿而被迫辞职。
        在美国政治生态中,明星议员从来不稀奇。前联邦参议员乔治·墨菲、弗雷德·汤普森(美剧《法律与秩序》主角,曾竞选总统),以及去年卷入强吻、袭胸风波的联邦参议员艾尔·弗兰肯,都是好莱坞出身。但参与立法和主政一方还是两回事。
        里根去世前一年,奥地利出生的大明星阿诺德·施瓦辛格当选了加州州长,但他的施政方案不明晰,只用口号包装一些空泛的建议。他上台初期民意支持率达到65%,但七年后他卸任时,支持率却仅剩23%。之后,他承认与佣人育有私生子,并与肯尼迪家族出身的妻子离婚,可谓仕途、家庭双失意。
        综上所述,明星参选政客,有着先天的人气优势,他们往往能以自身名声和吸金能力,打进政治圈子。但治国理政毕竟不简单,就算成功当选政客,由于对政治实际操作所知甚浅,容易在管治社会时出现混乱。施瓦辛格卸任加州州长时,加州许多方面比他上任时还要差。(据《南风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