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洲竞相找寻替代能源,德国为何最惨

  • 喻晓璇 汪伦宇

        俄罗斯威胁断气,欧洲能源价格飙升,德国今年将迎来一个艰难的冬天。德国比许多欧盟邻国都更加依赖俄气,短期内难以找到能源替代选项将会让经济处于衰退边缘。朔尔茨政府此前表示,德国的天然气现有储量可以维持到明年冬天,但欧洲的天然气储存设施目前的存量还不到三分之一,远低于每年这个时候的平均水平。
        9月24日晚些时候,朔尔茨抵达沙特吉达,开始了为期两天的海湾之旅。搁置了曾经对沙特的“人权指控”,朔尔茨首先会见了沙特王储穆罕默德,随后,他又前往了阿联酋和卡塔尔。
        即便使出了浑身解数,朔尔茨此行的收获似乎十分有限。美国政府此前一直警告德国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是危险的,俄乌冲突的后果让柏林得出了同样的结论,但朔尔茨政府发现,改变路线可能为时已晚。
    海湾之行收获有限
        2018年沙特记者卡舒吉遇害事件发生后,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沦为了西方政客口中的“贱民”。然而,四年过去,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众星捧月般,王储的宫殿迎来了一批又一批西方拜访者,美国总统拜登、法国总统马克龙都在访客名单上。现在,轮到了朔尔茨。
        朔尔茨此行在德国国内充满了争议,当他飞离吉达时,有随行记者问到会谈是否提及卡舒吉案。“我们讨论了所有与人权相关的话题。”朔尔茨迅速反应,没有省略任何“应该说的话”。
        但在现实政治中,优先级已经变化。一位德国政府消息人士表示,沙特作为化石燃料出口国和区域大国的重要性意味着德国需要与王储建立“牢固的工作关系”。
        在阿联酋,朔尔茨的收获更多一些。阿联酋官方媒体报道称,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与德国莱茵集团(RWE)达成了协议,ADNOC将于今年12月向RWE提供13.7万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气(LNG),这批天然气将首次交付到德国西北海岸布伦斯比特尔正在建设的LNG进口码头。
        “我们需要确保世界上的液化天然气产量达到满足现有高需求的程度,而无需诉诸俄罗斯的生产能力。”朔尔茨在宣布与阿联酋的协议之前如此说道。但与俄气完全停供下德国所需要的天然气量相比,12月才能交付的这笔订单作用微乎其微。
        在卡塔尔,朔尔茨没有提及任何能源供应协议。卡塔尔能源大臣9月24日表示,正在与德国公司RWE和UniperSE就长期液化天然气合同进行谈判。在与卡塔尔埃米尔会谈期间,朔尔茨表示希望能在谈判上“取得进一步进展”。事实上,近几个月,德国一直在与卡塔尔就该问题进行接触,但德国不愿承诺以创纪录高价签订长期购买合同。
    “让德国人
    对能源危机负责”
        俄罗斯供应着德国一半以上的天然气、一半的煤炭和大约三分之一的石油。据彭博社此前估计,德国想要替换俄气,每月需要增加82艘液化天然气邮轮的进口量,超过卡塔尔2月一个月的产量。
        在今日德国的舆论场中,绿党无疑是对俄罗斯政府和俄罗斯能源态度较为激进的一方。绿党党首贝尔伯克频频对俄乌危机以及与之相关的能源问题发出强硬的声音,最近还表示将援乌到底,而不管德国国内的民意如何。但也有一些专业人士指出,酿成德国今日对俄能源依赖局面的,正是一部分德国政治精英自己,其中,绿党的领导层也曾发挥了很大作用。这与他们今日高喊对俄能源脱钩的姿态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前欧盟委员会能源部门高级官员萨缪尔·富尔法里近日撰写的一篇题为“让德国人对能源危机负责”的文章指出,早在2000年代,德国政府曾探讨在德国本土开采油气的计划,但遭到绿党主导的环保集团的激烈反对,后者当时支持“北溪”油气管线计划,以换取尽快在德国实现“退核”。
        绿党当时的这项策略影响并不局限在德国内部。根据富尔法里对自己工作经历的回忆,德国绿党的主张成功影响了欧委会,逐渐成为一项全欧范围内的政策。首先是德国的邻居法国,时任法国总统奥朗德上任后提出,应该将核电在法国能源消费中超过七成的比例削减到五成以下。
        如今,欧盟希望在全欧层面上解决天然气短缺问题。波兰新闻网站TVP报道称,欧盟已经倡议各成员国主动压缩15%的天然气消费,德国则希望通过此欧盟层面的集体行动来控制欧盟的天然气总消费,为自身经济的正常运转腾出一些空间。但是,一些南欧国家(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和希腊)已经对此明确表示反对。
        “正常情况下,如果抛开德国,大部分欧盟国家并不会陷入不得不进行天然气配给供应的困境。”富尔法里写道,“因为它们大多已经实施了一些能源消费结构多元化的举措。”
    欧洲“能源狩猎”
        虽然彼时探索能源结构多元化为时已晚,但德国在制裁俄罗斯后立即着手推动了两项重大举措,第一是加强进入欧洲的天然气输送机制。
        德国和卡塔尔于5月签署了能源合作意向声明,旨在通过新基础设施增强现有进口路线,从而增加进入德国的液化天然气供应。根据能源新闻网站OilPrice.com获取的欧盟能源安全机构消息,该计划包括在德国北部海岸部署四个浮动液化天然气进口储存设施和两个永久性的陆上码头。
        第二项举措旨在促进卡塔尔当地的天然气产量,从而增加对欧洲的供应。此前,法国的道达尔、意大利的埃尼都已经分别与卡塔尔达成了合作意向,投资开发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田北方气田。但项目的扩张计划完成尚需要数年时间,在这几年期间,卡塔尔还是难以满足欧洲的供应缺口。
        让欧洲各国感到头疼的是,卡塔尔现在知道自己处于卖方市场,并希望一直保持这种状态,直到对俄罗斯的能源制裁被取消为止——这看上去不会很快发生。鉴于站在有利地位,卡塔尔希望以较高的定价签订合同,并且在至少20年的长期交易中定价不变。
        因此,德国和欧洲需要确保尽快与其他天然气供应商签订巨额合同,但显然,所有供应商也都对此心知肚明,要价也变得非常高。为了尽快填补缺口,欧洲各国都在奋力进行一场“能源狩猎”。随着秋季来临,各国政府正在进入与时间赛跑的最后阶段。(据澎湃新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