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洲环保暴民背后金主是谁?

  • 郭肖

        近期,欧洲环保组织针对世界名画发起一连串攻击:在巴黎,抗议人士将蛋糕抹在卢浮宫内的名画《蒙娜丽莎》上,英国激进环保组织“停止开采石油”在伦敦国家美术馆向《向日葵》泼了两罐番茄罐头汤;德国环保组织“最后一代”向莫奈的名画《干草堆》上泼了两盆土豆泥……这些行动的共同之处在于,抗议者们都希望借此目的向政府施压,要求其停止开采和使用化石燃料。而他们之所以采取如此高调的手法是因为“其他方法不起作用”。
        据《纽约时报》报道,对抗议人士来说,攻击名画是一场胜利,因为这吸引了比以前所有抗议活动更高的关注度。“停止开采石油”的发言人梅尔·卡灵顿称,“我们试过在马路上静坐(封锁交通),试过封锁石油码头,但几乎没有任何媒体关注,直到我们把番茄汤泼在覆盖着名画的玻璃上”,她称,这么做是为了引起人们发自内心的反应,迫使人们在情感上体验失去一件杰作后的心情。
        这一“灵感”直接来源于法国抗议人士,今年5月,法国抗议者向巴黎卢浮宫内的名画《蒙娜丽莎》抹了蛋糕后,向围观群众大喊了几句与保护地球有关的内容,“想一想地球,有人正在毁灭地球,所以我才这么做的……大家想一想我们的星球”。
        卡灵顿坦言,“我们也希望有这样的‘对话’机会,然后借此提出我们的诉求,即我们需要做些什么来避免气候崩溃。”因此,“停止开采石油”组织在向名画泼完番茄汤后,又闯进伦敦杜莎夫人蜡像馆,将蛋糕一把拍在了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蜡像的脸上。抗议者在现场喊话,“我们在这里是因为我们寻求保护我们的自由和权利,我们寻求保护这片绿色宜人的土地,这是我们所有人的遗产。”
        在德国,气候活动人士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最后一代”组织的发言人卡拉·辛里奇透露,当时,她的第一反应是不相信,直到她看到“停止开采石油”组织如何“利用机会”呼吁政府立即停止所有化石能源项目,“我意识到这是个天才(计划)”。在辛里奇看来,“人们先是感到震惊,然后开始倾听”。
        因此,10月23日,“最后一代”的2名抗议人士走进了巴尔贝里尼博物馆内莫奈的名画《干草堆》……幸好,事发时,所有的画作都被装在保护玻璃内,无一受损。辛里奇和卡灵顿均表示,她们的团队在对名画“动手”前,已经确保这些艺术品有玻璃保护。但环保组织的行为仍在国际上引发了讨论,舆论质疑这些活动人士究竟是误入歧途博眼球还是真的在督促人们关注环境问题。
        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讲师阿尔贝罗认为,鉴于传统的抗议手段基本上已经失败,这种吸引眼球的行动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波士顿大学教授索瓦库尔称,虽然博物馆抗议活动引发了两极分化的讨论,“但至少我们在讨论它”。
        纽约大学教授斯蒂芬·邓库姆则表示,如今,众多讨论的焦点让他对抗议活动的效果产生了质疑,“大家到底是在谈论食物破坏艺术这一点,还是在谈论碳排放?如果最终传递的信息是抗议人士做疯狂的事情,这对环保议题真的有帮助吗?”耶鲁大学教授斯科特·夏皮罗也公开嘲讽,“我都不知道气候危机竟是由法国印象派画家们引起的。”
        随着争议持续扩散,隐藏在“停止开采石油”和“最后一代”两个环保组织背后的金主——美国非营利组织气候应急基金(CEF)引发关注。美国石油大亨让·保罗·盖蒂的孙女艾琳·盖蒂是该基金会的创始成员。曾拍摄《大空头》《副总统》的美国导演、编剧亚当·麦凯也是CEF的董事会成员之一,他承诺捐款400万美元;华特·迪士尼的孙女阿比盖尔·迪士尼已向CEF捐赠20万美元。此前,美国前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的女儿罗里·肯尼迪也曾捐款给CEF。
        CEF一发言人承认他们对环保组织在“人员招募、培训和能力训练”等方面进行资助,但表示“所有资助都是合法的,符合民主的”。此前,该组织还表示,“我们不控制活动人士,我们只是为他们提供资金,他们如此聪明、勇敢又高效。”CEF执行董事玛格丽特·萨拉蒙称,“更多的抗议活动将到来。”
        《每日邮报》透露,有英国议员指责,“外国资金正躲在暗处,通过资助环保暴民来做一些肮脏勾当。”(据观察者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