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鸿飞
一根接力棒,延续家国情。在湖南省宜章县瑶岗仙镇上坪村,刘真茂一家祖孙三代接力从军,三代军人,不同兵种,一个信念。爱国爱军情怀将他们三代人的心与绿色军营紧紧联系在一起,跨越半个多世纪的血脉传承,在方圆百里口口相传。爷爷刘真茂是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曾被授予“大山卫士”等荣誉称号;父亲刘智华曾是武警湖南总队某支队的一名武警战士;如今,第三代红色传人刘高朋接过了父辈们为国效忠的接力棒——
三套军装,三代军人,虽身处不同时代,却有着相同的情怀和信仰!
峥嵘岁月,抒报国情怀
1965年11月,刚刚年满18岁的宜章小伙刘真茂背上行囊,在全村人的目送下,成为原广州军区某部的一名战士。入伍不到一年便光荣入党,先后任班长、排长、连指导员,7次荣获军级以上表彰,连年被所在部队评为“学雷锋标兵”。
13年军旅生涯,刘真茂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坚决要把事情做到最好。“别人说我是新时期的活雷锋,这个评价太高了,雷锋可是我学习的榜样!雷锋比我大12岁,在学雷锋的路上,我永远是一个小兵。”
如今刘真茂已经77岁了,但依然精神矍铄,军人气质不减当年。每当提起自己当兵的经历,他都如数家珍。他默默守护在狮子口大山41年,这里最高海拔1913.8米,有35万亩原始森林、7万亩草山。
接过钢枪,续光荣梦想
正是在父亲刘真茂的熏陶下,1992年12月,刘智华怀揣着对军人的向往和家人的希望接过父亲保家卫国的接力棒,成为武警湖南总队某支队一名武警战士。
服役期间,刘智华始终牢记父亲的教诲,始终将“传承”二字铭记于心,不怕苦不怕累,严格要求自己,刻苦训练、努力学习、奋力拼搏,凭着一股子干劲,在各项训练中表现优秀,多次在各项比武中取得优异成绩。刘智华表示,“部队是一个大熔炉,能锻炼人,就是在父亲的鼓励和部队的锤炼下,造就了我不一样的人生。”
1996年退伍后,刘智华再次接过父亲的接力棒,在宜章县长策乡干基层武装工作,这一干又是28个年头。刘智华一直有个心愿:如果有机会,要将孩子送去部队锻炼!
投笔从戎,展时代担当
刘高朋听着爷爷和父亲的故事长大,从小就耳濡目染父辈们爱国爱军的情怀和甘于奉献的精神,他也想像爷爷和父亲一样进入军营,穿上军装,扛起钢枪,保家卫国。
2023年秋,刘高朋在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毅然选择投笔从戎,报名应征,经过层层选拔顺利成为一名军人。
“虽然大学校园生活可能会过得比较舒心自由,但参军入伍的想法自小就在我的心中萌芽,一发不可收拾。”刘高朋说。
红色血脉,传家国情怀
三代人,虽身穿不同时期的军装,但铁心向党、忠诚为民的本色始终如一;三代人,虽然身处不同的时代,但保家卫国、勇于奉献的精神刻骨铭心;三代人,虽然肩扛不同兵种的职责,但尽忠职守、勇于担当的使命持续接力。
从峥嵘岁月到和平盛世,刘真茂祖孙三代人与绿色军营结下了不解之缘,红色基因早已深深根植于家族血脉,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