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应高 彭玮 张浩栋
出了火车站,坐上白色大巴驶离灯光璀璨的繁华都市,进入车流稀少的国道,经过零星灯火的乡道,最后,向着伸手不见五指的群山深处缓缓行进……
回想起两个多月前一路来连队的感受,火箭军某部新兵李世杰无法忘怀满是憧憬,却像枯叶般缓缓飘落的心绪。从未想到在新兵营表现优异、出自群众性练兵比武第一名班级的他,下连后会分配到山沟沟里。出乎意料的结果,仿佛是寒冬里的一场冰雨,浇灭了他熊熊燃烧的导弹飞天梦。
往后的几天,李世杰一改往日积极主动、自信乐观的状态,变得沉默寡言。直到在一次与家人通话时,身着旧军装的父亲看破儿子的“面具”,李世杰鼻头涌起酸涩、眼角泛起涟漪,内心五味杂陈挥之不去。
李世杰的父亲李松超,1996年12月入伍,服役于陆军某部。1998年长江洪水泛滥,李松超义无反顾奔赴灾区一线。面对洪水肆虐,他当先锋、打头阵,先后五次跳入凶猛洪水中,3次昏迷仍不下火线,与战友用身体堵住了“洪魔”蔓延。他还凭借过硬的专业技术,第二年就入了党,多次参与重大演习任务,为部队培养了不少专业人才,是名副其实的“优秀士兵”。
想起铁骨铮铮的父亲无论在军旅生涯中浴血奋战,还是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拼搏奋斗,都不曾有一丝动容,却看到自己在部队的“样子”落泪,李世杰的内心无尽猜测:是父爱的流露还是预期不达的失望?
与父亲通话的那一幕,深深烙印在李世杰脑海深处,他暗下决心“那一幕”不复上演。从此,每当他决定松口气、缓缓劲儿时,那一幕就像气泵,给他输送源源不断的 “勇气” “志气”。
无缘驾战车驰骋沙场,那就守深山护卫大国长剑。面对复杂的专业,李世杰屡战屡败,考核成绩都是连队的“尾灯”,他自嘲为扶不起的“阿斗”。即便如此,他仍然屡败屡战,不言放弃。
李世杰始终滴水穿石般持之以恒,不信自己的专业比当年父亲百年未遇的洪水还难以战胜。他给自己开“小灶”,每天8小时操课外如“海绵挤水”加学加练,在宿舍进行武器装备模拟操作,在餐桌“回味”训练总结……他的举动,也深深感染着身边战友,援助之手从四方伸来。
夜以继日的“赶考”,李世杰不仅在专业领域突飞猛进,其他方面也走在义务兵群体前列,多次受到单位领导表扬,度过阴霾的他回归阳光自信、坚毅顽强,身边战友无不为其奋勇向前的“样子”点赞。
“儿子,你是好样的!在部队一定要服从命令、苦练本领,你永远是我们全家的骄傲……”看到李世杰破茧成蝶,视频那头传来父亲难以言表的欣喜之情。
“我的爷爷李三有1969年参军,选择去了条件艰苦的西北地区服役。其间,他负责保护重要首长安全,因训练刻苦、军事素质过硬、完成任务突出,他光荣入党、担任了班长,多次受到表彰。遗憾的是由于工作要求,直到爷爷逝世,家人仍不知他在部队的具体工作……”走在山间蜿蜒盘旋的巡逻路上,李世杰为大家讲述爷爷和父亲从军的故事,稚嫩的脸上流露出骄傲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