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电池”聚沙供热
前不久,来自芬兰的极夜能源公司宣布将建造一个更大规模的“沙电池”,预计比2022年试运行的工厂大10倍,未来可提供约1兆瓦的电力和多达100兆瓦时的热能。
沙子是自然界中存储热量的有效介质,具有安全无污染、价格低廉易获取等优点。极夜能源公司将数百吨沙子存储在一种钢制筒仓中,使用可再生能源发电高峰期的过剩电力加热电阻元件,使沙子的温度升高到500℃左右。高温沙子产生的热量在热交换器的作用下不断循环,可以存储数月之久,且损耗极小,等到天冷后再通过管道输出供居民取暖用。据悉,这种新型“沙电池”大约能满足当地城市冬季一周的供热需求。
研究人员表示,“沙电池”的出现,在解决可再生能源储存问题上迈出重要一步,有望为解决全球气候和空气污染问题带来新方案。
新光纤多芯多能
现有光缆使用的大多是单芯光纤,即在一根光纤中只有一条光传输路径,传输容量有限。如何在不改变光纤外径的情况下,利用多芯方式增加光纤传输容量的研究正在进行中。近日,沙特阿拉伯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多芯光纤,实现这一技术的突破。
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在红海海底部署了长约1000米的多芯光纤进行测试。该光纤采用7芯,1芯用于分布式声学传感,2芯用于全双工通信,2芯形成光纤布拉格光栅用于测温,2芯用于供电等。据报道,这种多芯光纤克服了相邻芯之间的光信号串扰等问题,未来可用于海洋监测、远距离通信和水下物联网建设运维等。
电子皮肤感应力强
日前,美国德州农工大学的研究团队研制出一种新型柔性可拉伸电子皮肤,相关成果发表在《先进功能材料》期刊上。
传统的柔性电子皮肤在传感和检测能力方面表现出色,但在复制人体皮肤固有的弹性和柔韧性方面不尽如人意。为此,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具有出色柔韧性、拉伸性和导电性的新型纳米水凝胶,并通过3D打印将新材料制成电子皮肤。据悉,新型电子皮肤可以感知应变、压力和温度的变化,在拉伸、弯曲、挤压、扭转时表现出良好的柔韧性,可以附着在金属、玻璃、人体皮肤等表面。
研究人员表示,这款3D打印电子皮肤在检测人体运动、感应触摸、发声振动和体温计量等方面有着巨大潜力。(摘编自中国军网 文/曹亚铂 贾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