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敬东:剑越磨越锋利,人越拼搏越出彩

  •  武鹏 黄政 伍维雄 李雨根

        “50秒8!黄敬东你打破了自己的纪录!”
        一张陈旧简易的桌子、一块带满划痕的计时器、一条浸透汗水的蒙眼带、一处无人问津的角落,在微黄柔和的灯光映射下,只见一个忙碌的身影正乐此不疲地机械重复着“一抓二拉三拨四顶五抽……”
        历经数以千计的不断试错,最终他超越了自己,取得了50秒8的成绩,可就在众人为他喝彩的同时,那粗糙的双手又开始争分夺秒地组装起零件。因为他坚信——“不设上限,才能突破极限!”
        他叫黄敬东,是武警第二机动总队某支队在岗在位“最老的军械员”,而上文中的这一幕发生在去年支队军械员比武的前一天晚上。
        2016年,黄敬东和哥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怀着“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洲”的报国志向和“一腔热血情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的坚定信念报名参军。那一年他们18岁,正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年纪。
        下到中队,黄敬东因表现突出,三年后就成为了全队唯一一个第三年班长。面对兵龄比自己长的老兵,他灵活的管理方式与过硬的军事素质深得人心,二班在他带领下几乎垄断每周的流动红旗。
        当他开始沾沾自喜时,他的老班长段启乐给他安排一项艰巨的任务。“敬东,我们中队的军械员今年要退伍了,中队打算派你跟他交接工作,你有信心完成吗?”
        黄敬东斩钉截铁回答道:“报告班长,保证完成任务!”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刚一上岗,他就惨遭滑铁卢。
        “黄敬东,这枪你怎么检查的,会不会检查?”
        “黄敬东,我们取出来多少枪,你没记数吗?”
        “3分钟,超时,无光不及格!”
        …………
        来自中队长赵磊的一顿“暴力输出”,让黄敬东陷入了迷茫。
        斜阳入海,夜色渐浓,一轮冷月挂在天际,洒下苍白的光辉。月色下,那个孤独的影子被拉得很长,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他一个人。一阵阵微风拂过他的脸庞,风中夹杂的些许桂花的芬芳,鼻子不经意间嗅到家乡的味道,眼前泛起了雾花,一瞬间酸楚涌上鼻尖,泪水在眼眶中不停打转。他回首看着沙地上留下的足印,回忆起这三年的峥嵘历程。
        正当黄敬东凝神思考之际,老班长急匆匆地跑到他身旁,问道:“敬东,你怎么在这呀?熄灯就寝了,快回去睡觉吧,别在外面着凉了。”
        来自老班长的几句关心问候,犹如一颗子弹,击穿了他的心底防线,刹那间情绪的高楼突然崩塌,泪水如决堤般涌出,他眼圈通红,喉咙哽咽着,几乎无法发出声音,在用力吞下那团悲伤与自责之后,连声音都变得颤抖了起来:“班长,我没能胜任好军械员这个岗位,辜负了你的信任。”
        班长看出了他心中的迷茫,语重心长地说:“剑是越磨越锋利,人是越拼搏越出彩,我希望你能把伤痕当作酒窝,微笑地走下去,军旅路还长!”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那个夜晚之后,为了能够迅速脱颖而出,黄敬东开始地狱般的“修行”,随身携带着“四件套”,一个工具箱、一摞资料、一块秒表、一条蒙眼带,一有功夫就开练,分解、结合、再分解、再结合……有时候一天能练几百次。
        一次次的卸下弹匣、打开保险、拔掉插销……最终,他从480多名参赛选手中杀出重围,在总队军械员比武中斩获第九名的好成绩。
        一战成名成功的背后,是黄敬东数年如一日的坚持。因握枪、摸拆装武器的次数太多,强度也太大,致使黄敬东满手厚茧,指纹渐渐磨平变成了“光指肚”,时常出现军械库指纹录入无法识别。
        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现在已经是黄敬东入伍的第八个年头,但他依旧在岗位上发挥着“酵母作用”,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独门秘籍”传授给身边的战友,并始终不忘段班长的那句“剑越磨越锋利,人越拼搏越出彩”,在平凡的岗位,书写不平凡的事迹,牢记自己的入伍初心,不忘昨天的奋斗,无愧今天的使命,不负明天的理想,黄敬东的拼搏人生永远在路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